身旁忽然响起个声音,“魏大人还在忧心匈奴的事?”
魏松转过头去,发觉是工部尚书岳宇轩。谭敬被处死后,原是工部侍郎的他就被推举了上来。魏松缓慢地点点头,顿了顿,道:“虽说楚大人到底是个武人,目光短浅不懂大局,可他说的……到底有些道理。”
“怎么说?”
“那五城的百姓,终究是大夏子民,就这样抛弃给了匈奴,可能的确是……”
“魏大人原来是在烦心这个,”岳宇轩笑了笑,“楚大人只是为私心找的借口,你不用太在意他的话。”
魏松吃惊地看着他,这人自补任以来都是低调行事,游离在楚党与苏党间界限不明,谁也不得罪的,不知今日怎么会直白的表露了意见,不禁追问:“为何这么说?”
岳宇轩张口却又一顿,四下看了看,凑近过去压低了声音,“楚大人是凉州人,现在要把他故土割让给匈奴,他肯定是不乐意,怎么会管什么大局。”
“原来如此,”魏松点了点头,“我说他怎么忽然在意起了百姓疾苦,看来……还是高看他了。”
岳宇轩笑道,“正如大人所说,那些武将都是逞一时英勇,没什么长远目光。更何况,我们和匈奴jiāo好了,楚太尉还能有现在的地位?他的话,听听就罢了。”
魏松沉吟,岳宇轩便退后一步,施礼道:“魏大人苦心,我们大多都是明白的,无论过后苏大人意见如何,我都定然会支持你。”
魏松心中动容,拍了拍他的肩,再不多言,与他一同往外走去。
第三十九章
子夜清寂,更漏迢递,一声声遥过漆红窗棂,曳动了卷旁烛灯,却未能惊扰案后人落笔的动作。
暖色灯盏斜出一剪薄影,那艳丽眉目低敛时不觉显出几分冷肃,他静静端详着铺展满桌的苍huáng色地图,灯花悄然而落。
静谧中忽然‘咔嗒’一声轻响,书房的暗门拉开,秦昭从中疾步走出,将袖中的书信递上,“师哥,这是南境传来的简报。”
“嗯。”楚明允应了一声,并不抬眼,仍在地图上勾画批注,“先放着。”
秦昭望了眼外面的天色,问道:“子时都已经过了,你还不打算休息?”
“你先去歇着吧。”楚明允拿过一页折子,边写边道:“猎宫的布防我明早就要拿去给禁军那边,还要再忙上一阵。”
“猎宫布防?”秦昭奇怪道,“三月chūn猎的驻防事宜不一向都是由禁军统领负责吗?”
“匈奴使团不是还留在京中等候答复?”楚明允搁下笔,添上了一砚墨,“为了不失礼,这次chūn猎也邀请了他们同去,杞山不比长安,难保匈奴不会趁机动什么手脚,我就怕那个统领还依照旧例安排。”
秦昭点头。
自古帝王遵从礼制,每年皆要顺天时举行狩猎。
《尔雅》中‘释天’有载,chūn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四序有定,是国之大事。
大夏开朝始祖为避免子孙奢靡享乐之风过盛,分外重视狩猎,定下了不可违逆的规矩。只可惜这几代的皇帝都不爱武事,如今的李延贞更是把chūn猎变成了君臣拖家带口的山上chūn游踏青,其乐融融。
“匈奴那边可是连几岁小孩儿都可引弓狩猎的,反观大夏如今这般样子,实在是不像话了。我原本还有些担心要被那个皇子嘲笑轻视,可你猜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是怎么说的?”楚明允顿了顿,压软了嗓音道:“正好,就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大夏的雅乐繁华。”
他瞧着那砚新墨,忽然抬眼看向秦昭,“你说李延贞说这话时就没听见自己脑子里的水声?”
“……”秦昭无言以对,半晌才gān巴巴道,“师哥……你别学他说话。”
楚明允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开口道:“你就回去睡吧,不用管我。”
秦昭应了一声,楚明允却忽然又叫住了他,“对了……”
“什么?”
楚明允却yù言又止,竟显得略有几分迟疑,他紧蹙着眉,片刻后,目光落回了地图上,才开口道:“罢了,没什么。”
他这副模样实在罕见,秦昭盯着他看了良久,突然开口:“苏世誉那边还有一个消息。”
“哦——?”楚明允并不抬头,“什么消息?”
“苏世誉从淮南还带回了一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