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还剩最后一段,眼看就要将今夜烧成灰烬。冰冷的佛堂,仅仅余下侧面幽光,柔柔打亮他单薄消瘦的侧脸,渐渐等到鬓边一缕散乱的发挂在疏淡狭长的眉前,为他俊朗无双的面容平添一抹沉郁的孤独及深藏的隐忍,让人忍不住想要从身后将他抱紧,抚慰他伤重难愈的心。
静静,等天边翻出鱼肚白,等朝阳重新爬上山巅,等三千烦恼丝一夜成白发,沧桑岁月带着冬末霜雪染白他发尾鬓边。再开门时chūn山已不敢辨认,眼前满头白发的人究竟是谁。
而他自身未能意识,沉默中转过脸来,低哑的嗓音,定定道:“三日内,京城方圆十里翻个底朝天,上天入地,无有遗漏!即便是将乾坤倒转,必定要把人给我找出来!”
梅影庵,风中有哭声传来,大概又有人病死,只不过这回闭眼解脱的人尚有亲人在世,还能围在他身边哭上一哭,当做这残酷人间对他最后的挽留。
半夏自山下带回一袋米,一块拳头大小的猪ròu,借来一只锈迹斑斑的小锅,支起火堆偷偷摸摸熬一锅热乎乎ròu粥。因只剩下右臂,再要照顾景辞便显得十分吃力。又因失血过多,稍稍动一动便疼得头晕目眩,面色惨白,但好在天气冷、衣衫薄,血流了不多久就被冷风冻住,远不如斩断手臂时那般车裂pào烙似的疼了。
她费了好大一番努力才将半昏迷的景辞扶起来靠在墙上,缺了边角的破瓷碗搁在身边,仅存的右手一勺一勺舀起热粥送到她嘴边,“姑娘快醒醒,吃了这个便能好,等有了力气,奴婢扶着姑娘上提督府找陆大人。”gān涸的嘴唇稍稍一动,即拉扯愈合结痂的伤口,又有血,如同新鲜口脂染红残破双唇。一碗粥喂完,余下的盖上盖,晚上再喂,自始至终,即便饿的无力抬手,即便这一袋米一块ròu是她斩断左臂换来,也不曾低头尝过一口。
屠夫的刀雪亮,生生将一截手臂自肩膀处齐齐砍下,剥开了破烂衣裳就扔在摊位上与人叫价。如同横征bào敛的朝廷、荒yín无道的君王,永远只会对劳苦民众举起屠刀!
半夏得闲,与半梦半醒间的景辞一同倚靠在墙角,一同做着温暖美好的梦。
未来不敢想,也没有jīng神去想,若死,便死在一处吧。
如有错过便错过,如有重逢便重逢。白苏说:“这是命。”
落日熔金,绝望却如同黑夜一步步bī近。该找的方法都找遍,余下只剩北去糙原的遥远路途,撇开满城弥散的流言蜚语,他心中对她依然安好的坚持已然动摇。或许自己也不过是一叶障目,自欺欺人,始终躲在自我编织的虚妄中,不愿也不敢直面残酷真相。
一无所获的奏报是哀鸣的丧钟,震得他眼前一片漆黑,没有光,没有希望,不给一点点企盼,生不如死。
一股腥甜自胸腔骤起涌向喉头,耳边听闻一阵惊呼,chūn山在马下垫脚,给他递上一块雪白丝帕,小孩子经不起吓,嗓音颤抖,似是含泪,“义父……义父,可千万保重身子……郡主若瞧见义父如此,到哪儿都不得安心……”
到哪去?三万尺天宫,还是十八层地狱?是生死是他只愿追随她去。口中吐血又如何?不抵她所受之苦。
或许梅影庵一别要成他此生永恒回忆,她熟悉脸孔从今后只在梦中。
落日在山的背后残余最后一线日光,黑夜似鬼魅自四面八方穿行而出。他忽然间扔掉带血的丝帕,拉紧缰绳调转马头,大喝一声,“去落霞山!”
马蹄声渐远,苍凉古道,沉沉天幕,说不完的缠绵旧事,万古岁月中历久弥新。
梅影庵最不起眼角落,灰扑扑瘦巴巴的两个小姑娘,紧紧依偎在一处,最后一餐饱腹已觉完满。半夏依稀感觉身旁的人越来越冷,越来越僵,就好似一簇火焰熄灭,油尽灯枯。但她也已无力,连睁开眼看一看的力气都不剩,空dàngdàng的左肩被冷风冻成麻木,也不疼,也不难过,冷到了极致反而从四肢末端触到暖意。
脑海中熟悉的脸孔似皮影戏一般闪过,背景是亮的,人脸却黯然。有chūn山腆脸嘿嘿地笑,有陆厂公黑面不语似阎罗,还有白苏……那天她在花朵簇拥的亭台内,含着笑,微微垂首,递上她反反复复绣了小半个月的荷包。那男人姓肖,是锦衣卫肖总旗,她偶然间见过几回,生得高大魁梧,是个粗糙又壮士的北方汉子。白苏跟了他,倒也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