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六年冬十月,堂邑候庶子陈熙入朝,拜谏大夫。同年,其妻李妍产下一女,单名一个蔓字。襁褓之内,便可见玉雪可爱。
转眼到了新年正月,汾水连日大雨,水流汹涌,带动了深埋在河chuáng里的一青铜古鼎,冲刷在河中,最后沉在上游靠近左岸处。当地刺史将其取出,奉给皇帝。
世人常言,“问鼎天下”,鼎在盛儒书中的意义,便是天下的代名词,何况那古鼎经洗濯后,竟是完整无缺,古朴有华,从上面刻的铭文可以认出,是古周武王时铸造。周王文武,父子圣君,天下闻名。一时间满朝恭贺,言是陛下文功武治俱全,上天才赐此鼎。刘彻亦很是高兴,改元为鼎,是为元鼎元年。
而到了元鼎元年,卫皇后的第三个女儿,诸邑公主刘清,也迎来了她的待嫁之龄。
元鼎元年二月,长信候柳裔率六千水军,一万步兵,出征昆明族。
元鼎元年三月,刘彻携陈皇后,并朝臣,往上林苑chūn猎。
经多年的经营,上林苑一派风光明媚,富丽堂皇之处,竟比未央宫还要盛上几分。
刘彻携阿娇,登上昆明池上盛大的游船,游船缓缓向湖中心开去。坐在船上,观烟波浩渺,水气迎面而来,两岸亭台楼阁,檐角流转,浑然一体。刘彻不由觉得心旷神怡,含笑对身后侍立着的司马相如,道,“闻卿当今辞赋大家,词藻华丽之处,无人能及。不如以此上林为景,乃作一赋,共赏之。”
司马相如躬身领命,便有宫人捧上纸笔。陈阿娇从船内出来,含笑看司马相如坐在一边,笔不加点,片刻而就。恭敬捧起道,“陛下,臣写好了。”
“这么快?”刘初不免有些讶异。
陈阿娇好笑道,“所以你还有的学呢。”
杨得意便接过,展开诵道:“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璧珰,辇道□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夷嵕筑堂,累台增成,岩窔dòng房,頫杳眇而无见,仰攀橑而扪天,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扡于楯轩,青龙蚴蟉于东箱,象舆婉□于西清,灵圄燕于闲馆,偓佺之伦,bào于南荣。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盘石振崖,嵚岩倚倾……”
这便是千古闻名的《上林赋》了,司马相如一向辞赋华丽,文辞之间一派大家气象,华丽万千,陈阿娇却听的寡然无味,只觉得纵然满篇锦绣,依旧不过是好大喜功四个字而已。
“好。”然而刘彻却欢喜,赞道,“不愧是司马相如。”吩咐道,“传下去,赏司马相如百金。”
司马相如谢恩退下。
“娇娇,”刘彻揽住阿娇的腰,含笑道,“明日同朕一同去狩猎吧。”
狩猎追逐的快感的确令阿娇意动,刚要应允,刘初缠过来道,“我也要去。”
“你会骑马么?”阿娇蹲下去,弹弹她的额头。
“呃,”刘初顿时气虚,转念又道,“没关系,我让哥哥教我。”
“就算你现在学,”阿娇好笑道,“明日的狩猎也赶不上了。”
“可是我现在不学,”刘初慧黠一笑,“恐怕连明年的都赶不上了。”
刘彻一笑,吩咐游舫靠了岸。
天气晴好。
上林苑占地广阔,驯马的骑she场更是远远的看不到尽头。
因为闹着要学马的是天子素来最宠的悦宁公主,马监送了一匹极驯服的小母马来。
宫人们擎起明huáng色的仪仗銮伞,遮住阳光。
“娇娇,”刘彻兴致颇高,“你喜欢什么?明日朕打给你,如何?”
“哦。”阿娇心不在焉的答着,含笑看着不远处刘陌细心教导刘初上马,道,“有没有雪白色的狐狸?”
“雪狐狸?”刘彻一怔,倒有些头疼,“朕在上林苑狩猎这么多次,倒是没见过。娇娇喜欢狐狸?”
“漂亮啊,”她道,“没有的话,一只小兔子也是可以的。”
刘初禀xing虽娇弱,胆子倒是不小的。在刘陌的扶持下,堪堪爬上马背,踩稳了马镫。
“好。”刘陌赞了一声,道,“轻轻的骑着它,慢走一圈。”
牝马果然极温顺,绕着场子走了一圈,垂下的马尾摇晃,极是稳健。
“父皇,娘亲,”刘初在马上仰脸望过来,笑意嫣然,“你们看,我会骑马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