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恨_作者:柳寄江(279)

2017-05-16 柳寄江

  或者,从来没有抹去过?

  生命,是怎样走到这个地步的呢?

  最初来到的那些年,她在一个遥远的距离,戒慎的遥望着他,警惧着他。觉得两个人最好是两座永远不要相逢的山峰,相安一生。

  后来,命运无可避免的让两人相逢。她不甘心,想要逃。却从来没有逃出他的掌控。

  他是历史上有着铮铮名声的汉武帝,掌控着这个天下。而她的千丝万缕,都在这座天下间。

  可是记得那样刻骨的痛,学着刺猬张开浑身的刺,若要接近,也要他刺的鲜血横流。慢慢的收敛,又学着水中的游鱼,保持着一个若即若离的距离。以为以他的xing子,必然过的不久,就会喜新厌旧,将目光投向别的妖娆女子。

  他却一直留在她的身边,时间一晃过去,就是十年。

  心思翻覆,沉沉睡去。

  到了第二天,起来便懒懒的。上官灵进来,腼腆道,“昨日是灵儿给夫人惹麻烦了。多谢夫人相救之恩。”

  “又不是你的错。”阿娇微笑道,“不要放在心上。”

  上官灵便安心下来,眸中也重新涌上光彩。“夫人喜欢听篴吗?”她嫣然道,“我也是自幼习篴的,不敢称方家,倒也颇能一听。”

  “哦,”她兴致来了,便道,“那灵儿便chuī一首来听听吧。”

  上官灵的篴声细细,自有一股女子的柔和。她静静听了一阵,忽然道,“我却想学篴了,灵儿教一教吧。”

  上官灵有些意外,立即微笑道,“夫人有命,怎敢不从。”

  乐理总有相通之处,她又是自幼看刘彻习篴的,到了晚上,已经能生涩的chuī了。只是声音很不入耳。出入的奴婢俱都皱了眉,上官灵柔和的笑容也快挂不住了。

  成续站在院内,直想捂住耳朵。却听得门外有人唤道,“夫人在么?”抬头看,却是护卫他们的侍卫头领领着人进来。

  来人却是声音尖细,同他一样,道,“陛下从河东祭祀归来,做楼船沿汾水顺水而下。写了信笺命奴婢快马赶来,jiāo给陈娘娘亲启。”

  成续大喜,连忙接过,奔入内,道,“夫人,陛下来信了。”

  阿娇一怔,住了篴,回过头来。

  其时,月色清辉,洒在地上,其色如烟云。

  第123章 汾水汤汤秋风疾

  元鼎四年九月十五,圣驾到河东,祭祀后土之神。

  刘彻穿着世间最尊贵的帝王黑锦朝服,一步步按着祭祀的章程做下来,渐渐觉得无聊。但但逡巡台下的人,目光却找不到一个依附的地方。

  那个人,不在他的身边。

  祭祀结束后,太常王乐上前禀道,“陛下,是否要在河东停个几天……”

  他话未说完,刘彻便道,“不了。此次出来这么久,还是速回京才好。”

  皇帝的仪仗只在河东停了两日,便又回转。进了汾水流域,命人征了楼船,在汾水上大宴百官。

  一时间,汾水上官员云集,人人恭奉陛下盛世英明,国泰民安。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先击匈奴,后降滇国。功绩百世难遇。

  刘彻意气风发,饮了数杯。见众人拘束,一笑进了舱。

  杨得意捧来热水,为皇帝擦脸,却听刘彻问道,“外面百官如何?”

  他淡淡回过头来,一双黑眸亮如夜幕里唯一明亮的星,冷而孤锐,抿唇道,“不过几杯酒而已,朕哪那么容易醉?”

  杨得意安之若素,躬身道,“百官酒兴方酣,齐颂陛下圣明。”

  刘彻冷哼了一声,示意身边内侍推开了舱窗。水面上冷冽的秋风chuī进来,不自禁打了个寒颤,却神清气慡。纵声笑道,“好风光。可惜司马相如却不在了,否则定有好赋呈上。”

  杨得意打蛇随棍上,微笑上前道,“司马大人虽然不在,外面可有不少善词赋之士,不如陛下令他们写来?”

  “免了吧。”刘彻负手道,“都要靠他们么。朕自幼习诗书,又岂不能自己写一篇呢?”

  “那是,陛下文采斐然,奴婢是知道的。”杨得意连忙恭维,着书笔吏准备了上好的纸张笔墨。摊开了展在案上。

  楼船中流击楫,河水素波扬起。船上鼓瑟chuī箫,觥筹jiāo错,欣欣然热闹若鲜花着锦。秋风chuī过,chuī拂岸边萧瑟的荻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