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它也是明白的,那个终年抱着它的女子,已经不在这个人世了。
昭帝按武皇帝遗旨,葬陈阿娇于茂陵,与武皇帝同寝而葬。宫中举哀三月,悼念陈太后。
到了第二年桃花盛开的时候,昭帝辞了众人,自骑了朱缡,独自往茂陵来,站在父母墓前,沉默着想念。
这一生,他的父母,生同居,死同xué,当是帝王家难得的恩爱夫妻了。
娘亲,这也是你心中所愿吧。
他慢慢想。
墓边,桃花簌簌的落在风中,像是血,又像是缤纷的眼泪,妖异婉转的美丽。
刘陌淡淡笑开,转身离开帝陵,牵起朱缡,道,“走了。”
朱缡长嘶一声,扬起蹄子,向着未央宫的方向,急驰而去。
而他的身后,是落了一地的桃花缤纷。
番外
汉武朝第一杀人大案
预告:这是个构想了一阵子的番外,大概发生在第三卷或第四卷时间的样子。
本来打算写到那时候再发的,但是为了庆祝上qiáng推榜,还是先发上来,博大家一笑。
那个本番外独立于正文又与正文有牵扯,因为作者创作需要,我宣布,在此番外内,暂时忽略古今中外的代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统治阶级和奴婢下人之间的阶级差异,凡本番外不合常理的地方,终极解释权在作者手中,特此预告,鸣谢。
“遥想当年啊,呵呵……”
昭帝元年,御前第一总管成烈闲倚在昭阳殿长廊上,已经有些苍老的眸子望着宫墙外飞在天际的飞鸟,忽然有种错觉,觉得自己的心又再度年轻起来。
“后来,怎么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蹲在廊上,仰着头看着他。少女有着一头亮丽的青丝,虽形容尚小,但也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一双眸子灿灿生华。
“顺华翁主,这儿风大,老奴带你进殿再说吧。”
“好啊,”顺华无所谓的耸耸肩,站起来,蹦蹦跳跳的进了昭阳殿。“成公公,”她回过头来,笑的明媚,“前些日子在我家里有下人偷偷议论,说游侠郭旭在长安城犯了天大的命案,杀了两个朝廷官员,长安城轰动的很,”她咬了咬唇,颇有些担忧,“舅舅怎么说?”
“武皇帝新故去,皇上日理万机,大概不会注意到这种小事。”成烈微笑的看着一脸不服气的少女,慢悠悠道,“何况,经历了前朝第一杀人大案之后,皇上,大概多半会一笑置之吧。”
“前朝第一杀人大案?”顺华的眸子亮起来,闪耀着好奇的光芒,“什么东东?我怎么没有听过。”
成烈含笑,“当年你奶奶也在里面的。那个时候啊。”似乎人老了,特别容易陷入回想。
那个时候,天还很明,风还很轻。那个时候,武皇帝还年轻,先孝武陈皇后也不是很大(???),他似乎还记得当年皇后娘娘笑开来的模样,和顺华一样灿烂明媚。
“成公公,成公公。”顺华不依的拉着她的衣袂,“你给我说说看,什么叫做汉武朝第一杀人大案,死了多少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死了……”他回想着数数,“大概十一个人吧。”
“才十一个人而已。”顺华有些瑟缩,还是嘴硬道,“虽然不算少,但怎么也称不上第一大案吧。别的不说,先武皇帝对匈奴用兵,哪一场仗,少了这个数。”
“可是那场大案,牵连到这座未央宫当时所有位高权重的人啊。”成烈悠悠道,“顺华翁主,你知道当年那场大案主审的人是谁吗?”
“谁?”
“当时的廷尉吏张汤和御史大夫汲黯。”
“哇。”顺华小声惊呼一声,虽然她是闺阁女子,但是前朝的两大名臣,她还是知道的。“那真的一定是大案了。”她想了想道。
“还有呢,当时,那场案子,涉及了孝武陈皇后,两个长公主,一个公主,三个候爷,以及当时的御前总管杨得意公公。告发的人是当时的卫皇后娘娘,听审的则有武皇帝,王太后,馆陶大长公主,长乐候,当时的皇长子和皇二子,以及桑弘羊大人。”
整个大汉朝大半说的上话的人都牵涉到那场案子中去了。
“要是当时一个刺客冲进了判案现场,那……”顺华及时咬住口,急急拍拍自己的胸口,小心的看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