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怔,渐渐回想起小时我被人欺负时他维护我的事,便沉默下来。
他又提及公主:“公主穿小huáng门的衣服出去玩,不过是偶尔为之的小事。且行动谨慎,也无人发觉。就算被人发现了,她又没跑出宫去,顶多被官家娘娘说几句罢了,能惹来多大麻烦?官家那么疼公主,莫说她只是在宫院里走走,就算她一时兴起,放把火把皇宫烧了,官家也绝对不会真的责罚她……这就叫骨ròu至亲!张贵妃得宠吧?但行动稍有差池官家都会给她脸色看,让她下跪谢罪。而公主,你什么时候见官家当真对她动怒了?公主伤个小指头都会让官家心疼半天的呀……”
我不想听他谬论,打断他:“此事并非像你说的,只是公主在宫里走走那么简单。你让她乔装去见外人,若被人——尤其是台谏——知道,会给她和官家带来多大麻烦?何况,她是已经订了亲的女子……”
“唉,说过多少次了,不是我要她乔装的。”张承照相当小心地继续回避着教唆公主的罪名,“你又不是不知道,公主若想去做什么,十头牛也拉不转。再说了,她只是想在出嫁前多见几个顺眼的人,你又何必总是阻拦呢?想想咱们那位驸马爷,那可真够寒碜的,公主嫁过去后铁定是笑不起来了,何不让她现在过得开心些呢?”
最后这一句令我良久无语,好半天后才道:“公主太过率真,若与曹公子接触太多,恐怕以后难以收拾。”
张承照一摆手:“嗨,青天白日的两个小孩见见面能出什么大乱子?你还道他们有本事私奔呀?”见我不答,他忽然别有意味地笑了笑,刻意压低了声音,躬身侧首盯着我,试探着说:“我知道,你服侍公主多年,忽然见她跟别人亲近,心里总会有些不是滋味……”
我霍然而起,紧抿着嘴,冷冷视他。他被吓得噤声,低首再不敢看我。
既厌恶张承照暧昧的猜测,也愤恨自己竟对这话有如此qiáng烈的反应,我拂袖而去,难以抑制胸中翻涌着的千般qíng绪,漫无目的地在宫中疾步走,简直想迈步狂奔。
后来回过神,是因为听见了公主的声音:“怀吉,怀吉,你怎么在这里?”
这个问句把我的思绪从浑浊状态沉淀下来。我发现此刻身处福宁殿之前,而公主朝我迎面走来,脸上带着明净笑容,不待我回答,便扬手让我看她握着的一个jīng致小匣子:“你猜这是什么?”
我深吸气,尽量让面部不那么僵硬,再轻声应道:“看样子,匣子里盛的应是块古墨。”
“没错!是爹爹刚才赐我的李超墨。”公主笑着靠近我,又道:“伸出手来。”
我不解她何意,但还是依言伸手给她。
她把那块南唐古墨放在我手心,道:“赏给你了。”
我不免惊异。如此贵重的古墨宫中库存不多,想必公主也是费尽口舌才能求得今上同意赐给她,而她竟这样随随便便地转赐给了我。
略一思忖,我猜到此中关节:“公主又是想让臣做什么事么?”
“绝对不是,我可不是要你为我做任何事!”公主立即否认,但随后她再一开口,我便知道我所料不差。
“不过,哥哥,” 她小心翼翼地微笑着,以商量的语气跟我说,“我想立chūn那天去先农坛看鞭chūn……”
“鞭chūn”原是古仪,出土牛以送寒气,以示送寒迎暖,劝耕以兆丰年之意。国朝此仪尤其隆重。立chūn前一日,开封府会进huáng泥塑的chūn牛及耕夫、犁具等物入禁中,宫内以鼓乐相迎。立chūn之日,宰执率百官、亲王、贵戚入贺,聚于观稼殿前设的先农坛前,依序各具彩杖,环击chūn牛三次,以表劝耕,故名为“鞭chūn”。
那日有官衔的贵戚亦会参加仪式,公主必定想借机再见曹评。那是男子聚集的大典,宫眷不能参加,公主这样说,多半是想求我允许她再次乔装去看。
她求了我好几天,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不会被人发现,“因为那天我可以像别的小huáng门那样着彩衣,戴鬼面,有面具遮着脸,谁会知道我是公主呀?”
后来我问她:“公主何必要经臣允许?像上次那样把臣支开,再悄悄跑出去,臣也是没法gān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