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公主_作者:烟波江南(5)

  李德忠这才把东西端了过去,宣和帝看了一眼,说道,“还有事吗?”

  “没事了。”孙贵人眼神闪了一下,“若是公主喜欢,就让奴才说一声,奴婢还去做。”

  “谢谢孙贵人。”萧元敏开口说道。

  其实还是萧元敏年纪小,若是大些只用说一句,到时让宫女去找孙贵人学了去,免得累着贵人了。

  这样既在宣和帝面前表现了自己的懂事,又打了孙贵人的脸,正管事的太后知道了,孙贵人也落不了好。

  毕竟宫中有专门做糕点的奴才,堂堂一个贵人,还需要自己下厨去弄吃食,跟谁亏了她月例一般。

  等孙贵人离开了,萧元敏明白自己没了母后,能保护自己和弟弟的只有父皇,而且绝不能让父皇忘了母后,要不对他们没有好处,眼珠子一转,脸上露出几许悲伤,直接靠到宣和帝怀里。

  “怎么了?”宣和帝有些疑惑,刚刚还好好的,怎么一会就如此了,“若是不愿意吃,就不吃,李德忠把东西撤下去。”

  “不是的。”萧元敏小声说道,“我想母后了,记得当时不懂事,只是听宫女闲聊时说起,她们的母亲会给她们做吃的……我就闹着母后给我做……”

  “朕也想起来了,你们母后没办法了,就着人弄了小炉子到殿中,亲自去熬了粥,你还嫌没味,朕还以为能有朕一碗,谁知道你和斌儿都给吃完了,要知道她都没给朕做过东西。”宣和帝也想到那时候的qíng景,眼底露出几许笑意,想到琳儿那时候的为难,他就觉得好笑,若不是玄玄闹得太厉害了,怕是琳儿绝不会去做这种落人话柄的事qíng。

  “以后玄玄给父皇煮粥吃。”

  这又与孙贵人不同了,萧元敏要真去做了吃食,任何人知道了,也只能赞一句孝顺,再说了,萧元敏是宣和帝亲封的位比亲王的昌平公主,而那孙贵人,仅仅是一个贵人。

  宣和帝并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又与女儿说了几句后,就离开了,没多久李德忠就去孙贵人那儿宣旨,贬其为常在。

  孙贵人偷jī不成蚀把米,使得不少平日里看她不顺眼的人,都幸灾乐祸了起来。

  只是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也明白了宣和帝的意思,争宠献媚可以,但是绝对不允许利用到太子与长公主头上。

  宣和帝对两个孩子的疼爱和重视在他们名字上都有体现。

  萧元敏,元,始也。敏,《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萧元敏虽是女儿,宣和帝对她的期待却极大。

  萧玉祚,玉可是象征权势的,就像是传位需要的不仅是诏书,还有玉玺,那些雕琢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更是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没身份品级的都不能佩戴。

  祚字素有赐福的意思,《左传》 中就有“天祚明德”这样的话,《国语》也有“皇天嘉之,祚以天下。”

  祚字更有一层皇位的意思在里面,《东都赋》里有一句是“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

  唐嬷嬷端了冰糖梨水来,里面不仅有切成小块的梨还有百合、莲子与枸杞,配着白瓷的小碗格外诱人。

  净了手,萧元敏就用了起来,赵嬷嬷看了眼孙贵人端来的糕点,开口道,“公主,这糕点瞧着有些甜了,不如奴婢去换了莲子糕来?”

  咽下嘴里的东西,萧元敏才开口道,“撤下去吧,我不想吃。”她年纪虽小,用餐的礼仪却是极好,勺子舀汤的时候,既不会碰到碗壁发出声响,也不会有汤水低落,举手投足间已带出几分雅致。

  “是。”赵嬷嬷她们是不会让太子与公主用外人送的吃食,就连用的,都是她们自己做或者仔细检查过的,一得了公主发话,赶紧撤了下去。

  萧元敏用了半碗就不再动了,唐嬷嬷也不劝,让宫女收拾了,用温水绞了帕子,给萧元敏擦了脸与手。

  “嬷嬷,弟弟醒了吗?”萧元敏托着腮看向外面,与刚刚在宣和帝面前的娇憨截然相反,唐嬷嬷与赵嬷嬷看了,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公主如今虚算起来才五岁,自从惠懿皇后走了,就像是忽然长大了一般。

  “奴婢这就去瞧瞧。”赵嬷嬷轻声说道。

  “算了。”萧元敏伸手捞过布老虎抱在怀里,这个布老虎和刚刚逗萧玉祚的并不是同一个,颜色已经没有初时那么鲜艳了,可是能看出主人很爱惜,“弟弟要是醒了,李嬷嬷会抱他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