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_作者:颜月溪(5)

2017-05-04 颜月溪 虐恋

  船家看了她一眼,笑道:“江南好啊,风物宜人。小哥只要过了huáng河,沿着大运河南下到长江渡口,坐船不到两日便可到临安府。”

  沁歌点点头,对江南之旅无限憧憬。

  作者有话要说:

  ☆、挥手青山泪雨愁

  江湖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

  有些事一旦发生了

  就不仅仅是江湖中人的事

  刑部,是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地方

  相传,刑部大堂有六扇大门

  江湖中人为了避讳,便把刑部以六扇门代称

  六扇门中的名捕,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六扇门中最富盛名的黑衣女神捕萧彤最近遇到了一桩棘手的案子。从汴梁府到临安城,接连发生青年男子被杀的惨案。死者除了咽喉上有一道并不致命的剑痕,遍体并无其他明显伤痕,仵作验过之后说,这些人真正的死因是被吸食/jīng血过度而亡。

  一时间,江湖上人心惶惶,传言说杀人者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蜈蚣jīng,为了修炼成人型,才以吸食人血来提升功力。

  传言毕竟只是传言,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杀人者,难道这世上真有蜈蚣jīng这样的妖孽?萧彤不相信,凭她多年的办案经验,这件案子必定是位武功高qiáng之人所为。

  从死者咽喉上那道剑伤就可以看出来,杀人者用的是把见血封喉的薄刃剑。只是,杀人者故布疑阵,有意不以剑伤致人死命。

  薄刃剑,用的人不多,武林中以擅用薄刃剑出名的,除了粤东丁家,就只有一些不知名的杀手。最好的杀手,永远是不知名的杀手。杀手一旦成名,离被杀也就不远了。

  粤东丁家是名门正派,百余年来名震岭南。丁家家教甚严,丁家子弟在江湖上名声一向不错,滥杀无辜的事,应该不会是丁家人所为。更何况,又有谁会故意用家门绝技来杀人,留下证据惹人怀疑呢。

  萧彤追查了很久,也没有查出任何证据。到目前为止,能掌握的线索非常有限。正在她苦恼不已的时候,另一桩更令人伤神的事找上了她。

  洛阳温家的主人温氏夫妇派人来请她过府一叙。温元山和刑部尚书上官先生同朝为官,jiāoqíng深厚、甚是相得,萧彤既是上官先生坐下名捕,又是上官先生的入室弟子,因此对温元山也是世伯相称。

  在温府后厢,温元山把女儿沁歌离家出走的消息原原本本的告诉萧彤,希望萧彤能暗中查访女儿的下落。此事涉及两大家族的声誉,不能明察,只能暗访,温元山无奈之下,只得求助萧彤。

  萧彤和沁歌相识多年,对沁歌的脾气了解的一清二楚,知道她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xing子,被家里人宠坏了,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如今,要去哪里查访她的下落呢?萧彤哭笑不得。

  温氏夫妇既已开口嘱托,又有上官先生亲自jiāo代,萧彤不得不勉为其难的上路去找寻沁歌的下落。当然,更重要的是,她要去临安府查办上述那一系列杀人案。

  临行前,上官先生jiāo代的很清楚,她这次外出办差,随身携带的文牒上记载的名目是为了查案,所到之处的各州府县衙,务必配合她的一切行动。

  萧彤坐船南下,是在两天之后。而此时,沁歌也已经到了广陵府运河漕运码头,按着船家指点,在广陵长江渡口坐船,便可沿江而下,到达临安府。

  “故人西辞huáng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广陵又称扬州,从chūn秋时期以来,一直是东南名郡,人文荟萃之所、富贵繁华之城,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著名诗篇,赞誉广陵的风景名胜。

  沁歌来到城中,找了一处大客栈住下,准备在广陵府逗留些时日,赏玩山水。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身着男装,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愈发大胆起来。

  仲chūn时节,气候甚佳。沁歌悠然的走在扬州城中,买了几个梨子边走边吃。城中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景象。她心想,这里比起洛阳,虽然小了一点,繁华的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途经此处,见如此风物,也算不虚此行了。

  路边有人卖艺,表演的是杂耍和喷火的绝技,沁歌爱凑热闹,也挤到人群中驻足观看。那卖艺的是一对父女,长者三十余岁,幼者只有七八岁。

  只见那小姑娘穿了一身红衣服,扎着羊角辫子,她父亲手里拿着一根粗实的竹竿,她便顺着竹竿往上爬,到了竿顶,摘下脸上戴的猴子面具,向众人拱手抱拳,引众人连连叫好。沁歌看得有趣,也随着众人拍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