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边的棉衣是小竖领,外面套的棉衣领子却被改良成高领,一直顶到下巴上。如果要出去的话,再罩上有帽子的大披风,当然还有暖手、护耳什么的,周身上下,几乎只露出两只眼睛来。
虽然姚采澜人瘦,这样一穿着实是丰满了不少,常常要被“火力”大的青梅笑。
也亏得李氏“贤惠”,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常常免了请安,果真便得了姚谦不少的夸奖。
不过,姚采澜私以为,自己可能还是占得香芬的光。
屋里生着火盆,并不算太冷。可姚采澜还是能感觉到从窗子fèng隙和门fèng儿里钻进来的风,青梅赶紧忙忙的又把那些自己感觉不出来的所谓fèng隙又都糊了两遍纸,姚采澜这才消停了。
青梅揉着自己有点发酸的腰假意嗔道:“小姐啊,您就是那个您说的那个什么青豆公主吧?”
姚采澜被逗笑了,下意识的先看了正埋头做活儿的香芬一眼,见她好似没注意,这才纠正道:“不是青豆公主,是豌豆公主。”
青梅嘻嘻笑道:“小姐啊,打小您就娇贵啊,一有点刮风下雨的,您就得病上一场。现在您身体好多了,可还是娇贵得很。要我说,这屋里够暖和的了。奴婢小时候家里穷,哪有钱点火盆啊。。。”
姚采澜很有兴趣的一边fèng着领口,一边又凝神听着青梅说些她小时候的事。
香芬也不去管这主仆俩说些有的没的,自顾自的忙活。
嫡女 第十二章 及笄
转眼的功夫过了两年,姚采澜及笄了。
在这中间,听自己老爹有意的当着自己的面提过,江清山腿养好了之后,江知县痛定思痛,打包把他送到了西北边防去,想捶打捶打他。听说那里非常艰苦。
姚采澜闻言也只是挑了挑眉而已。
在这中间,姚采澜虽然依然是瘦,个子却猛的蹿了一大截子,几乎要赶上青梅的个头了,衣裳一年便要全部换掉。
在这中间,姚采澜技艺jīng进,衣服等物不在话下,做鞋子仍然是最好的。至于最需要时间磨练的刺绣,比香芬自是比不上的,不过,在一群女眷中间,算是不差的了。
在这中间,章思丞又去考了次乡试,却是名落孙山。
这一年,到了四月十六。姚采澜十五岁生日。
女孩子及笄是大事儿。
但那是对别人来说。对于姚采澜,在姚府里不尴不尬的地位,确实不太好办。
李氏本也没太在意,但是,三月里的时候,正是小雨滴沥的时节,江家这时却来了人,商量着今年就把事办了。毕竟,江清山已经十九岁了。虽然早就在屋里搁了个通房,但那毕竟不是正经媳妇不是?
虽然已近chūn天,但在下雨的日子,天儿还是挺冷的。屋里的火盆早就被“持家有方”的李氏撤掉了。
雨一下,天一冷,姚采澜又恢复了她的“全套武装”,却仍觉不足。左看右看,因为天气关系香芬也没来,小院的门也关的严严实实的,姚采澜顿时胆子大起来。
她屋里一向gāngān净净,除了些生活必需品,便是成堆的绣活儿,想要顽些什么,那时根本不可能有的。
姚采澜拿了箱子里专收布头的包袱,寻了些碎布头,三下两下便fèng了个沙包出来,又塞进些更细碎、轻软些的布头、丝线,便做成了。
青梅早就等在旁边跃跃yù试,唧唧喳喳道:“这东西奴婢小时候踢过,很多年不踢了,都忘了怎么玩了!”
两个人便在屋里正中间玩起来,也多亏得这屋里亮堂。
正着踢,反身替,左右腿jiāo替踢,单人玩,两个人对着踢。
青梅刚刚还有点生,不一刻就把那些技艺重新捡回来,会的花样还挺多的,逐一教给姚采澜。
不过,姚采澜上手很快,不一会儿就能勉qiáng凑活着和青梅对着踢个十几个来回了。
两个人实力相差的不能太多,这样玩起来才有意思。
一时半刻的,身子便热了,姚采澜觉得自己的手脚也不发凉了,便把身上罩在外面的棉衣脱下来,只穿了贴身小袄。
两个人正嘻嘻哈哈的闹做一团,忽听得外面有人叫门。
青梅顿时慌了起来,姚采澜却没事人一般,随手就把沙包藏在了箱子了,示意青梅去开门。
青梅去应了门,却是青红。
青红也不搭理青梅,看也不看她一眼,径直进了屋。
姚采澜已经慢条斯理的穿好了衣服,侧身端坐在小桌旁,手里拿了一件做到一半的大红色褙子做做样子。
青红糙糙的行了个礼:“大小姐,江家来人了,夫人请您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