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杂记_作者:如鱼饮水(65)

  沈晏周的舌尖漫开红豆和糯米的甜香,他盯着傅清寒,不由自主地吞咽了一下。

  “还吃吗?”傅清寒又问道。

  沈晏周一向有些苍白的脸忽然泛起了明显的红晕。

  傅清寒翻出浴桶,结实的腹肌和修长的大腿挂着淋漓水珠,几下扯开沈晏周的衣物,抱住他再次吻了上去。

  “哥,你好甜……”他吸吮着沈晏周的津液,一脸满足地说。

  -

  福禄王谋逆案虽已日趋尾声,但皇帝案头摞的文书却越来越多。

  傅清寒一袭玄黑蟒袍,走进御书房时,皇帝正托着腮在文书上懒洋洋地朱批。他抬眼看到傅清寒,说了声“终于来了啊”,就挥退了一gān宫女侍宦。

  “坐吧。”皇帝丢开笔,打了个哈欠。

  傅清寒坐在太师椅上,给自己倒了杯龙井茶。他用杯盖拨弄着茶叶,专心致志地品茗。

  “知道这些是什么吗?”皇帝指了指左手边的一摞奏折。

  傅清寒从茶杯上方瞥过去一眼,啜了口茶,“不会是弹劾我的折子吧?”

  “还算你有自知之明……”皇帝直接趴在桌案上,“回京这么久,好歹也要露个面吧?御史台弹劾你窝藏钦犯,言官可畏啊。”

  “御史台主乃是朝中清流,不像我辈,gān一点实事就要被弹劾。”傅清寒放下茶杯道。

  “噫……真酸,”皇帝一脸嫌弃,“什么时候把令兄送到大理寺?”

  “福禄王谋逆一案与家兄何gān?”傅清寒眉间的川字又深了些。

  皇帝坐直了身子,用手指点了点桌子,“你这是打算睁眼说瞎话啊?你是不是以为本朝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都是傻的?”

  “我深入王府潜伏了整整两年,这中间到底怎么回事,难道还有人比我更清楚么?”傅清寒反问。

  “你是沈晏周的弟弟,根据本朝律典,你的话可当不了证词。”皇帝拨弄了一下笔架上吊着的一根湖笔。

  “我可不是他弟弟,第一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第二他已经把我除籍了,”傅清寒一板一眼地回答,“陛下钦命的暗行御史,我的证词还不够分量么?”

  皇帝的嘴巴一下子张圆了,他的嘴角抽了两下,点了点头,“老傅,稳。”

  “陛下,我与您儿时相识,这么多年难道您还不了解我么?沈晏周是为了我才揽罪于身,倘若他当真图谋不轨,我又岂会姑息养jian。”傅清寒正色道。

  “我自然信得过你,”皇帝微微一笑,忽然话锋一转,“说起来,你这趟回来有些变了……”

  “哪里变了?”傅清寒又啜了口茶。

  “原本不苟言笑的人,现在偶尔会有种qíng-色的感觉……”皇帝摩挲着下巴。

  傅清寒一口茶全喷了出去。

  第三十二章

  三司会审当日是个万里无云的晴天。

  傅清寒起chuáng时,看见沈晏周坐在院中的藤椅上晒太阳,几只麻雀在他身边蹦来蹦去。冬日的晨光仍透着寒意,他眉尖微颦,掩口咳嗽,麻雀们便叽叽喳喳地飞开了。

  “三弟,这么早去哪儿?”沈晏周又低咳了几声,打量了一眼傅清寒身穿的玄色蟒袍。

  “去宫里有些事,回来给你买豌豆huáng儿吃。”傅清寒笑了笑,却担忧地看着他的面色。

  沈晏周细长的眼梢挑了挑,“我一向觉得官袍死板臃肿,没料到三弟穿上却一派jīng神。真想看看你在朝堂中jīng神抖擞的模样。”

  “其实官袍穿久了只觉累人,”傅清寒苦笑了下,弯下腰替他理了理衣服,垂眸轻语,“福禄王案一结束,我便打算辞官归隐……从今以后,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你怕什么,我还能活好几年呢,”沈晏周轻啄了一下他白瓷般光洁的额头,“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必顾虑我。”

  或是在外面坐得久了,傅清寒觉得他的唇都是冰凉的。

  这种凉意如一根银针刺入他的脑髓,让他浑身都冰冷起来。久病沉疴,重伤难愈,男人是他从阎王手心里抢回来的,所谓的能活好几年,又是多少年呢。

  江山亘古不变,但人一生的好时光,却不过短短几年。沈晏周最风华正茂的时候都陪在他的身边,而他最意气风发的那几年,却追名逐利漂泊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