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诩心里陡然一松,抬眼看向轩辕晦,只见他一副成竹在胸之状,“对了,既然此事涉及宗室,须得有太后在场。再请太医院院正、起居注官等人一并过来,做个见证。”
群臣包括孔维轶在内,都未想到轩辕晦竟有如此的胆气,敢当堂验亲。熟知前后因果和帝后秉xing的沈觅等人,都不禁为独孤太后捏了一把汗——让她过来,几乎就是直接挑明是她在背后兴风作làng,倘若验出来无误,朝野上下会如何看这个上蹿下跳的太后?
太后所恃的,不过是太子并非帝后所出,但凡有一人非生身父母,太子便名不正言不顺,赵诩的后位都是摇摇yù坠;皇帝有过在先,失信于民,那么在后宫乃至皇嗣的处置上,作为太后,她便一言九鼎。
看来这阵子,太后也是被bī得狠了,才会绝地反击,不惜耗尽自己与皇帝那一点母子qíng分。
仪仗蜿蜒而来,又有内侍在殿后架起屏风,一个影影绰绰的人影坐了下来。
轩辕晦笑了笑,合乎规矩却怎么看怎么敷衍地行了礼,“问独孤太后安。”
连一句“母后”都欠奉了。
独孤太后的声音清清冷冷地在屏风后响起,“皇帝免礼。”
赵诩悠悠一笑,率领群臣向独孤太后行了礼,便默不作声地站在一边看戏。
人都到齐了,轩辕晦便对宗正寺卿以及他找来的几个院正道:“稚子娇嫩,取血之时请手下留qíng。”
几人应了,便有人取了器皿来,赵诩站的远,乍一看似乎和书中提过的并无两样。
“请列侯做个见证。”独孤太后冷冷道。
话音一落,窦立为首的勋贵们便围了一圈。
轩辕晦对沈觅、赵诙、肃抒恩、裴隽等人笑道:“广陵侯、郾城侯、张掖侯、闻喜伯,你们亦有爵位,难道不想凑个热闹么?”
说罢,他自己也走下玉阶,撸起袖子,对太医道:“请。”
太医小心翼翼地取了天子的血,又用针戳入太子粉嫩小手。
令人讶异的是,小太子只是抖了几下,瘪了瘪嘴,倒也未哭。
“ 如此英雄,定是我儿。”轩辕晦感慨道。
他还在沾沾自喜,就听沈觅高声道:“恭喜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颍川国公一个爵位,赵诙郾城侯(靠近颍川)一个,其实赵氏捞了两个爵。
沈大人这个封邑好,可以去扬州养老
有什么想看的番外呢?接受番外点梗 \\\\(^o^)~ 我酌qíng选
ps:不开车 不开车 不开车 重要的事qíng说三遍!
第122章
那两滴血真的溶到了一起,再不分开。
赵诩放下一半的心,不管如何,太子的位置是保住了。
沈觅却是心如擂鼓,偷眼去看赵诩的神色——皇后的冠帽可会变色?
御医又取了赵诩的血,小心翼翼地滴了滴方才太子的血进去。
众人翘首张望,连屏风后的独孤太后也站了起来。
御医周身一振,神qíng极其微妙地盯着赵诩看了许久,方道:“恭喜皇后殿下!”
赵诩自己探头一看,突然有些想笑,难道这太子当真是用什么回纥秘术生出来的?怎么和谁的血都溶?
“御医,”独孤太后的声音从后殿悠悠传来,“哀家与皇帝qíng如母子,不如也让哀家凑个热闹,添个血浓于水的彩头。”
她这话说的不可谓不歹毒,一方面又将她与轩辕晦的母子qíng分抬了出来,一方面,轩辕晦只是她养子天下皆知,如果她和小太子或者皇帝的血融到一起……
太后这么一说,众人顿时又从惊诧不已到恍然大悟,皇帝定然是在水中做了手脚。
赵诩微微扬起头看着屏风,不知为何,他有感觉,此时此刻独孤太后也定然在看着他。
他们本可以不如此剑拔弩张,可从太后纵容白日社对他下手那一日起,陇右勋贵与河东士族必将水火不容。
兴许轩辕晦有着制衡的心思,可就算是他也不能不承认——元光一代,只能有一个后族。
轩辕晦本托着腮的手顿了顿,随即朝御医指了指,“太后年事已高,可得小心些。”
“回禀陛下,太后娘娘的血与旁人均不曾相溶。”
屏风后的身影丝毫未动,不知是过于吃惊,还是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