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年_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65)

  传旨官收了银子,从眼角挤出两滴眼泪,“待会你便知晓了。”

  他快步进了园子,就见肃王妃正焚香抚琴,肃王正枕在他腿上小憩,手中还拿着个酒杯。

  前去报信的小厮话音刚落,肃王便莽莽撞撞地爬起来,还险些一个踉跄,王妃嗔怪地看他眼,扶着他手起身,二人一起迎上来。

  既是代表新帝前来宣旨,传旨官也便摆足了架势,淡淡说了句“肃王接旨”,便逐字将旨意读了。

  一听父皇驾崩,尚还年轻的肃王显是懵了,随即便开始嚎啕大哭,与寻常人家失了父亲的少年并无二致。

  而当听闻他竟不被允许进京拜祭时,轩辕晦gān脆两眼一翻,晕厥过去,徒留同样哀切的王妃六神无主地站在原地。

  “旨意传罢,下官也便告辞了,王妃还请好生照料王爷。”传旨官自己也是出身士族,对这嫁了窝囊废的前世子颇为同qíng,也不再多为难,拱手便告辞,回去写密折如实回报了。

  赵诩站在原地,迟迟不见轩辕晦动作,蹲下身去,面色一沉。

  与初到肃州那回不同,此番轩辕晦当真是哀毁过度。

  他心里清楚,方才听闻什么,让早已知晓消息的轩辕晦再不能自持——他的父皇,一个并不成功却足够伟大的皇帝,谥号怀宗。

  内不能主国政,外不能御qiáng敌,慈仁短折、失位而死曰怀……

  这就将其比作亡国之君了么?

  作者有话要说:  襄公二十五年,是左传名篇,讲的是连杀一家史官三兄弟,史官们也不肯造假历史的故事……

  不让他进京不是不让他祭拜 而是保护他

  小肃王总是动不动晕厥……

  第45章

  赵诩坐在轩辕晦身旁,紧紧抓着他的手。此时此刻,那些儿女qíng长,那些患得患失,都已成了奢望。

  他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将脱去肃王妃这个身份,成为肃王麾下的谋士,至此,君臣分际。

  当年,这一刻他梦寐以求。

  而如今,他只觉怅然若失。

  轩辕晦闷哼一声,赵诩赶紧切脉,见他已然好转才放下心来。

  一睁眼,轩辕晦便下意识地抽动嘴角想笑,赵诩用手指点他唇,“并无旁人,不必如此。”

  轩辕晦嘴唇动了动,又合上眼,整个人在微微发颤。

  赵诩方想起身就被轩辕晦按住,“去哪?”

  苦笑着将他手扳开,赵诩取了块帕子用温水浸湿,轻轻在他面上擦拭。

  “你在这里,我还能去哪?”

  轩辕晦从背后抱住他,“十九郎,我怕……”

  他已有许久不曾叫他“十九郎”,总是王妃长,王妃短,难不成即将开始夺位之途,现下就要撇清gān系了么?

  赵诩不由愣了愣,才道:“王爷是担心娘娘和二殿下罢?”

  轩辕晦摇头,“以我对那毒妇的了解,二哥绝对熬不到大殓。”

  “你的意思是,汾王如今已经……那贵妃娘娘?”

  “先前遗诏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若是他们母子同时有什么不测,厚颜无耻如他们,也不得不掂量掂量。毕竟,”轩辕晦笑的讽刺,“邓演也好,邓翔也罢,都是想做王莽的人呐。”

  这几日为免让旁人看出他提前知晓了消息,轩辕晦均是照常吃ròu饮酒,并无任何异样。可赵诩竟在无意中抓到一次,轩辕晦正扣挖着自己的咽喉催吐……

  赵诩当时只看了他一眼,默然地让小厨房给他做些养胃的羹汤。

  连着半个月下来,轩辕晦早已是面色蜡huáng,湛蓝眼中也满是灰败颓丧。

  “他们总不会让母妃殉葬吧?”轩辕晦双目无神。

  赵诩冷笑,“殉葬之恶俗,已在永嘉年间就被废除,我就不信邓党有这个胆子,只是若是做出个殉qíng的假象……”

  轩辕晦用了汤水躺回榻上,用手捂住眼睛,“你说,父皇临终前在想什么?,可是在怪我无能?”

  赵诩默然半晌,低声道,“过了今日,王爷可不能再这般颓唐了。”

  “颓唐……”轩辕晦苦涩道,“旁人居丧,恨不得不吃不喝,日日泣血,而我呢?不谈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就连扶灵守孝都是不能,先前还饮酒吃ròu饮宴行乐,你说这世上可有比我更不忠不孝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