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涛羽离开之前,蒙氏给他身边配了两个很不错的小厮,都是齐云侯府家生奴才子,但是从小就被特意培养的,不但会侍候照顾人,也识字,还会两手功夫,蒙氏jīng选细选了好几天才挑选出来,然後让陆涛羽自己看了,觉得满意,才带去钦州的。
怡昕没忘记给陆涛羽配人的时候,蒙氏还嘀嘀咕咕的骂了陆廷威一顿,说他居然借自己的手往儿子房里塞人,说他还一心想要把秦姨娘放出来,说他不知道轻重高低,就算陆涛羽此去钦州不过是学着管理军务,也没有带通房丫头或者妾室的道理,不过是给人添话柄,让军中的陆家子弟看不起,还说就是因为他上梁不正,陆涛衡下梁才会歪,才会有夏氏和妞妞丶虎儿两个孩子出现云云,反正狠狠地把陆廷威骂了一通,让听她说话的怡昕哭笑不得。
真不明白以前对陆廷威重视无比的蒙氏到哪里去了,现在的蒙氏对陆廷威不像以前那麽的重视,把陆廷威看得比什麽都重要,是件好事,也是陆涛羽姐弟愿意看到的qíng况,他们都觉得蒙氏这半辈子的不幸固然有陆廷威的原因,但蒙氏自己想不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可是,蒙氏现在陆廷威说什麽都把他往最坏的地方想,也是陆涛羽姐弟不愿意看到的,毕竟那里他们的亲生父母。不过,他们想要劝说蒙氏的念头在发现陆廷威也一反常态,改变以前不闻不问,甚至厌恶的态度之後戈然而止,都觉得这样其实也不差,就让陆廷威也尝尝被人冷待丶误解丶甚至厌恶会是什麽样的滋味。
在送行的时候,看到蒙氏一个劲的jiāo待陆涛羽要小心,而不理睬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她的陆廷威,直到最後,才淡淡的对陆廷威说了一句「你也要多加小心,好好照顾自己」,让陆廷威绷着的脸一下子爬上了笑容,让送行的人都忍不住的会意一笑。
陆廷威离开的第三天,陆妍梓和丈夫搬出去了,他们的新家倒也不远,坐上轿子出门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到,陆妍梓要带着两个孩子回来或者要去看她和孩子们都极为方便,又不会让顾况会有寄人篱下的尴尬。
而顾况会每日除了在家苦读之外,也不忘出门和三五好友小聚,他和沅姐儿的丈夫张仲哲结jiāo之後,和京都一些清流人家的子弟也有了jiāo往,他不管是人才还是文采都是极好的,要不是卯足了劲,想要摘下连中三元的桂冠的话,也不会到这个年纪才参加科考。
他虽然极有才华,却不恃才傲物,更没有什麽才子的特异独行行为,和那些人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在京都也渐渐的有了些名气。一帆风顺的顾况会对妻子的苦心安排很是感激,对她比以前更好更尊重,夫妻两人的感qíng也是愈发的好了,经常会将涓涓和琅哥儿连同奶娘丢到侯府给蒙氏照顾,然後夫妻一同出游。每次都把蒙氏喜欢的连连点头,说女儿过的日子越来越滋润了。
所以,对蒙氏来说,现在只有两件不如意的事qíng,一件是陆涛羽去了钦州,怡昕一时半会的不能怀上孩子,不能给她再生一个大胖孙子出来,另外一件自然就是陆妍卉的婚事了。
为陆妍洁找一门合适的亲事,虽然她上了心,没有把这个庶女随随便便的许人,而是认真仔细的挑选,也是一件劳心劳力的麻烦事qíng,可陆妍洁毕竟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她只是费脑子丶费jīng神,而不需要像现在这样,不管选哪样的人家都是患得患失的。
选清贵人家,担心那样的人家规矩大,陆妍卉活泼的xing子受不了,选同样的勋贵人家,又担心男人太有出息或者太没出息,比齐云侯府更有地位有权势的,担心陆妍卉嫁过去之後底气不足,受公婆丈夫的气,比齐云侯府低的人家,又担心陆妍卉嫁过去过的不够好,受苦……反正不管怎麽选,都让她不怎麽放心。拿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选和怡昕商量,可往往没有等怡昕说什麽,她自己就给否决了。
怡昕的满脸微笑在看了两行字之後就收敛住了,她抬眼看向蒙氏,不是很确定的问了一句:「母亲,您没有拿错吧?」
怡昕这般问话是因为单子上写着:宁王嫡次子李浩培,十七岁,自幼习武,曾与勤国侯嫡长女订亲,订亲之後,女子因病去世……
接下来写的是什麽,怡昕没有看下去,也没有心思看下去了,她不认为这个人会是一个好对象,毕竟曾经订过一门亲事,而女方订亲之後就死了,谁知道他是不是有克妻的命格--要不是因为这个,他恐怕也不会到现在都还没有成亲吧!宁王可是当今皇上的堂兄,也是极少数能够在京都定居的王爷之一,宁王的嫡子,想嫁给他的名门贵女一定多得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