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架空 > 非主流清穿_作者:我想吃肉(1057)
装修完了,要运家俱的时候,淑嘉横cha一手,重改了坤宁宫的摆设,只有一个装饰原则:与以往不一样。
崭新的坤宁宫,不一样的感觉。
为此,皇帝下令,福晋、命妇,再来拜一遍皇后,顺便参观一下坤宁宫。
坤宁宫整修完毕,淑嘉在这里再受朝拜,此时的侍妇改为马齐之妻。而马齐本人,也在早些时候被胤礽任命为詹事府詹事——袭承了他父亲的风格。
接着,再受的就是李甲氏与李佳氏的礼了。这两位终于熬出了头,茂妃李甲氏,居永寿宫,谦嫔李佳氏居翊坤宫。照说事qíng到这里也就算结束了,可是紧接着,大家又被皇帝的一道旨意砸了个头昏眼花。
皇帝为表现自己善待兄弟们的诚意,决定在自己也有点不宽裕的qíng况下,为他们分担一部分财政问题:帮几个人养养女儿,当然,嫁妆他也包了,女婿……还是他包!
—————————————————————————————————————————
允祉嫡出第二女、允禛第二女、允祺第一女、允佑第一女,统统中标,无一幸免。
特意说出允祉被拿去包邮的是嫡女,原因就在于,其他几个,都是庶出。不得不再提了下康熙那坑儿媳妇的指婚方式,先指的都是侧室,某些侧室占了天时地利还能通过自身努力捞个人和,然后,嫡妻悲剧了,侧室生了长子长女。
现在横空出世了一个二皇帝,一把把这些宠妾们的心肝摘了去。不但被抱走女儿的胆寒了,还在宫里的那几个,也胆寒了——皇帝他亲闺女,实在太小了!宠妾自然有脸面,又招人疼一点儿,哭起来闹起来也有底气一点,又不是正妻要顾及稳重的形象必须大度什么的。
哭一哭呗,哭不回来也要卖一卖乖。
旨下行处,鬼哭láng嚎。
被选中的人与生母抱在一起哭得像个猪头,入宫风光是一回事,让这些女孩子离开父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被皇帝收养了,那就是和硕公主,这是常识。公主的尊荣谁都想有,与父母分开的痛苦,就不那么好承受了。
什么?你说:“爷,皇上收养咱们女儿,必是因着公主年纪小,这会儿等着有人抚蒙古呢。您可不能眼看着咱们女儿去吃沙啊!”
看吧,还真有人说出来了,是老七的侧室,这位颇为得宠,女儿有公主名头当然好,可是这远嫁,就太伤感了!
允佑焦躁地斥责她:“你懂个屁!”
纳喇氏还没被这样骂过,哭得更伤心了,还带着点儿委屈,怯生生地问:“爷的意思是?”
“呸!就是不送进宫里去,上头指婚下来叫她去蒙古,你还能抗旨不成?左右都是嫁,为什么不嫁得体面些?公主、郡主,差得远着了!”瞧,到底是宫里出来的,觉悟就量不一样。
说话的这是宜妃,她在训儿子的侧室,哭个什么?哭得脑仁儿疼!
真是笨蛋啊!这些人怎么着也是圣祖的孙女儿,跟那种康熙曾经说过“你们养不起了、备不起嫁妆了都送给我来办,还包邮”的不一样,那些格格,父亲品级低,家里有自主权,可以嫁在京城。
可康熙的孙女儿们,按道理到了年纪宗人府是要上报的,由皇帝酌qíng给予不同等级的封号,然后……大多数是要指婚的!这一指,还能指到哪里?很多人就指到了蒙古。
公主是有公主府的,郡主,有没有府你自想去想!
各家王府大概也都经历了类似的qíng形,唯一的特例是诚王府。允祉比较抽风,他自己先说了:“她是未必逃得掉抚蒙古的,这样也好,总归体面些。”三福晋一想,也是。她是嫡妻,可以时常入宫看女儿,侧室们,没有得到侧福晋封号的侧室们就多保重了。
可闺女哭了:“以后阿玛不是阿玛,额娘不是额娘了。”
对啊,以后只能管亲爹叫叔,管亲妈叫婶儿了。
如果大家仔细数一数,就会发现皇帝是不做亏本生意的,放出一个太妃就要收个闺女当利息。惠妃那是特例,她孙女儿无论如何是当不了公主的,但是要照抚蒙古。
在这样的qíng形下,还有羡慕嫉妒恨的。其中一个代表就是七福晋,凭什么呀!那小妖jīng,生了儿子生女儿,自己只生了女儿。本来呢,嫡女与庶女经过康熙的整顿,在册封的时候会有级别上的差异,这样七福晋心里也好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