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觉得人物很有层次。
首先我比较欣赏的是作者描写的龙文泽前后问话的两节。书中龙文泽曾两次问过女主怕不怕自己。同样是两人男欢女爱之时,同样是在红帐之中,但作者描写出的却是不同的两层含义。第一次龙文泽问这话,是在一种十分放松的qíng况下。他作为一个成年男人对将初夜jiāo给他女人的对话。这时侯他该是一种近乎戏谑的、甚至洋洋得意的心qíng;但第二次,却是在他与龙文浩王爷遇刺,知道刺客竟是原来的太子,自己的手足兄弟时。我认为那时他的心里应该是比较虚,比较气,他再问女主这句话,其实更多的是想安慰、证明、发泄。
作者在用字不多的前提之下,能将一个人两句相同的话,不同的心qíng传递给读者,也算难得。
女主柳荷烟写得也比较有层次。
比如,她获罪倒底前是名官宦人家的女儿,因而她不象小萝那产言出无忌。德仁太后问她问题时,她会“一一揣摩回答”。就此六字,生动写出女主所受的教育背景;初遇天子时,她当他是坏人,因而计捉天子对着他言笑不禁。但一旦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她便有所顾虑,不敢承认自己比天子的画画得好;以前她不怕死,动不动就想到死。为什么?第一因为她一条命是捡回来的,而她家中又无人做官,了无牵挂。第二,那时她什么计策都不会只会被害,不如去死;第三,她认为龙文泽并不喜欢她,所以她生而无趣——因此她敢替德仁太后挡剑,会计捉刺客,敢顶撞第一宠妃良妃,对良妃说出那句“当心斩糙不除根,chūn风chuī又生”的话。因而与太后打赌,她宁死也不去求天子救她。
后来当她与她心爱的人“qíng浓意浓”,她有了应付其他嫔妃的办法时,她就再也没有想过要去死了不是?
所以我说这个人也写得有层次,很真实。不象有的书,为了表现女主就将女主写得天仙一般,找不出凡人痕迹。那种偶像派的小说,看则美,实则空。我是不喜欢的。
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人的层次也丰富。qíng节也还算是曲折。就更新上传的几十节来看,作者几乎每个章节都在打小小埋伏,吊人口胃。又在适当的地方解一解谜,满足读者心理需要。这种写作手法是比较好的,它让读者越陷越深,yù罢不能,却又不至于等文等得心慌。
作者在给人物取名上,我个人认为也颇有一点意思。也借鉴了《红楼梦》中的风格。比如反面人物用反喻:良妃明明恶,却偏给她取一个“良”字;安嫔最是器张不安分,却在她头上加个“安”,岂不是天大讽刺?!
正喻当然是女主柳荷烟。看过作者写给读者的话,原来作者给她取这样一个名字,是想表明她虽“误入藕花深处”,却要在深宫这个大染缸中出污泥而不染,保持心xing高洁。那么按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女主直至最后也该是个很高尚的人,不会变得如同良妃那样面目可憎吧。
读此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定不可一目十行。否则会错过许多本不该错过的美好,及让心灵震撼的文字。
读此文最宜在梅雪花荫中,温一壶月光以此文这酌酒。细细品慢慢嚼,定能回味无穷,沁口生香。
当然,作为一篇长篇小说,作者第一人称在书中用得太多,不够简洁。影响行文风格,这一点希望作者注意。
总之目前从大体上来说,《媚行深宫》不失为一部非常优秀的网络小说。只希望作者不要有头无尾,让读者们失望。
如果作者有虚怀若谷的胸怀,下次我再来评一评。呵呵。
长评:《媚行深宫》——古龙版的《红楼梦》?
看了旁的读者评论,大多评为此书为“小红楼”。其实不尽然。这书中的一波三折的qíng节,谜中又谜的qíng节,更象古大侠亲手捉刀设计一般。读到现在,《媚行深宫》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这是古龙大侠写出的《红楼梦》,或者说曹雪芹先生著作的《楚留香》。
本书qíng节可以用“一步一结,十步一解”来形容。
且看文章开头第一节《宫女柳荷烟》中,作者便巧妙设下六重疑惑。
其一、宫中出现刺客,皇太后居然下旨不谈论,不追究,这是为什么?
其二、女主中毒,皇太后不惜讨要自己儿子的心爱之物天山雪蛤治她这个小宫女,何故?
其三、宫女小萝透露出信息,女主这个小宫女居然长得象皇太后。她一界罪官之女,为什么会长得象高高在上的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