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129)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你母亲的死,不可能就这样算了。”方皇后尽管恨得喉头发甜,声音却仍旧既不低又不高,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方家的风波还没过去,我们方家经营西北多年,不可能没有暗线和保命符。皇上围了方家又能怎么样?方家的底牌从来就不在老宅里,我在深宫里接不到消息,可算起来方家的旧部死忠还有家养的暗卫绝不可能坐以待毙,无论是尸体还是人,等将你舅舅找到,将景哥儿找到,定京城里自然会有新的血ròu,来祭拜你那可怜的母亲。”

  行昭猛然抬头,又听方皇后再言:“我们要做的是蛰伏,bī死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留下蛛丝马迹。”方皇后轻轻一顿,眼神有一闪而过的悲哀,“如果你舅舅果真马革裹尸归来,定京城里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我们女人家就更不能垮掉了。这些时日,细细寻,一点一点的证据和蹊跷搜起来,贺家láng心狗肺,阿妩到时候也不必顾忌了,你还有姨母还有桓哥儿还有西北的方家,留好了退路。到时候,临安侯也好,应邑长公主也好,其他的人也好,索xing拼个你死我活!阿妩,你不怕,姨母还在。”

  要是方祈回来,自然有方家帮忙出头。要是方祈回不来,手里头捏着证据,管他天皇老子,两个女人家便是拼个鱼死网破也要讨个公道。

  素来冷静自持的方皇后说出这样,不冷静,不理智,不顾全大局的话,让行昭顿时沁出了这五天来的第一滴泪。

  她不怕孤军奋战,可如果背后能有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支持着她,就算失败,也虽败犹荣。

  大夫人死后,得到行昭满腔信任的太夫人却闭门谢客,贺琰避在外院,行昭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悔恨与痛苦中,方皇后的话像给了沙漠中迷茫的人一口水,像点在寒风凛冽中不灭的那盏灯。

  “阿妩不怕!不怕到时候没有了退路,不怕身败名裂,不怕被逐出贺家,阿妩只怕错已经铸成,却有心无力,没有办法纠正!”行昭忍着哭腔,高高将头扬起,“是阿妩无能愚蠢,明明很早就察觉到事qíng不对,给祖母说,却并没有将事qíng摆在明面上和母亲认认真真地谈一次,没有告诉母亲,让母亲心里有杆秤,有个准备。是阿妩的错,阿妩自恃太高,满心以为既可以避开母亲,又有能力将所有的事qíng都解决掉。如果阿妩没有刚愎自用,没有束手束脚,没有瞻前顾后,母亲也不会死!”

  心际尖锐的疼痛几乎要将行昭打垮,声音越压越低,越来越弱。

  这五天里,行昭无时无刻不在反思与悔恨。

  眼泪喷涌而出,以为知道世事的发展,便可以高枕无忧,以为只要将母亲瞒得好好的,不受外界左右,便可能避免母亲自己走进死胡同里,以为将实qíng告诉了满心信任的祖母,便是防患于未然了,以为化解了应邑带来的前几波危机,便算是避开了明枪…

  错了!都错了!

  世事无常,自己都能够重生,凭什么事qíng还要跟着前世的那条线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自己不走进死胡同,那如果是别人bī她死呢!如果是将药摆在母亲的面前呢!

  祖母是贺琰的母亲,能够护着隔了一层的孙女,为什么她不能护着嫡亲的儿子!大夫人死后的缄默不语,不就是最好的表态了吗!

  明枪易躲,可惜暗箭难防,当应邑由明面的刺激换成暗地里的鬼祟时,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行昭俯在方皇后的怀里,哭得不能自己,揪心与自我厌弃让两世为人的她感到了无助与惶恐——前世的矜傲与自负,在历经苦难之后消磨殆尽。可太过的沉敛与盲目,却让她又狠狠地栽了一个跟头,犯下了永远不能救赎的错误。

  方皇后眼眶红红的,这位素来端和自矜的皇后语声骤低:“阿妩,慎言!亲自bī死你母亲的是贺琰,将药拿到你母亲面前的是应邑,亲手端起毒药喝下去的却是她自己!你不要将错处往自己身上随意揽!”

  不能让行昭背上这个包袱,否则就算是讨到了一个公道,她的一生也不会安宁!

  “你母亲会为了贺琰的一句话在我跟前哭一下晌午,会为了妾室的一个举止惶恐不安,会将一件极小的事qíng放在心上很久。”方皇后红着眼睛轻轻揽住行昭,“你将事qíng早早摊开只会让你母亲更早的陷入泥潭,她不可能受得了贺琰的背叛,更不可能安然地和你有商有量。可你母亲xingqíng温和,处事柔软,重qíng重义——她一定也不希望骨ròu亲眷永生都活在自责与痛苦中。有罪的是别人,罪有应得也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