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212)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惠妃当场就砸了茶盅,拂袖而去。

  话儿传出来,阖宫都在窃窃私语,隐秘地笑得厉害。

  被林公公一打岔,晌午就过了一大半儿,行昭靠在方皇后身上听方皇后耳提面命了又是大半天,没一会儿,就听小宫人来禀告说是陆淑妃过来了,行昭便同陆淑妃告了礼就避到了里间。

  边走边听见陆淑妃语气十足担忧,“…辽东总督贪墨,叫黎大人去查也就罢了,还带着阿慎去,阿慎什么时候出过远门啊?臣妾日日梦见他吃不好睡不好,这一走走了十来天,这孩子也不懂事,连封信也不晓得捎回来…”

  是了,六皇子在户部当差,前些日子被皇帝派到辽东去查贪墨事件,想想也觉得奇怪,明明二皇子是皇帝中意的太子人选,皇帝却不叫二皇子跟着四处跑,到处学,倒叫六皇子跟着黎令清学…

  陆淑妃柔柔婉婉的声音像一曲悠长婉转的古琴,恪守本分了几十年,皇后没孩子,她也不抱着六皇子往前凑,就怕勾起了皇后的伤心事。如今却也急慌了,时不时地就过来向方皇后讨主意,说说话。到底是自家儿子,慈母的一颗心扑在了这上头,就难免忽视那头。

  行昭低下头抿唇一笑,六皇子是个好福气的,一生平静安好,有个聪明知礼的母亲,温柔娴静的姐姐,以后还能有一个才貌出众的王妃,一辈子没有波折,过得顺顺当当。

  淑妃与方皇后说了许久话又伺候方皇后用了晚膳,行昭避在花间里看了许久书,就将就着在花间用了晚膳,等天色堪堪暗下来时,蒋明英就过来请了。

  方皇后将行昭送上马车,目光怜爱地替行昭抿了抿鬓间的发,轻声叮嘱:“…不怕,咱们不怕他,就像你说的,去见他最后一面,全了生育之恩,从此再无瓜葛…”

  行昭乖巧点头称是,马车的靛青帘帐一落,心头便没由来地一酸,酸得像咬到了没熟的杏子。

  第一卷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父子(中)

  马车踢踢踏踏地过了顺真门,再拐过皇城,往雨花巷去,行昭心里头复杂极了,她想见到舅舅与哥哥,但也想见到贺琰,也想最后一次踏入临安侯府的门廊。

  她说不清楚为什么,理智告诉她最好别这样做,可qíng感却让她鬼使神差地想去贺家看看。

  人的qíng感与喜怒,又哪里会是自己能够掌握的,怎么可能由简单的对错来评判?

  贺琰无能,外厉内荏,薄qíng寡义,目光短浅,且能将对方祈的厌恶转嫁到行景的身上,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甚至不是他一向引以自傲自诩的好族长。

  行昭轻轻阖上眼,可不知怎么的,她就是想去看看他,看看将母亲如愿bī死后,他过得是否如意。

  面对应邑,她是完全地幸灾乐祸,就怕应邑不够倒霉。可到了这里,她却心酸异常。

  人啊,人啊…

  莲玉陪在行昭身边,觑了觑小娘子的神色,温声笑着开解:“您这次去就当去瞧瞧三姑娘吧,欣荣长公主好容易去临安侯府一趟,三姑娘还急急吼吼地托欣荣长公主给您带话,她养在深闺,晓得个什么事儿也不那么容易的,可见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行昭没说话。

  人的心思在反复回转,马车却只会没头没脑地往前冲。

  雨花巷离皇城不算远,不一会儿马车就停了,外头响起行景沙沙的唤声:“阿妩,快下来!”

  少年的语声不像昨日那样有气无力,显得中气十足,像是缓过来了。

  行昭望着直直垂下的马车帘幕,靛青的颜色能让人安宁,垂下眼睑。轻轻挑开帘子,便见着了行景浓眉大眼的一张脸,站在其后的方祈已经刮了一脸的胡髯,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大约是胡子挡住的缘故,西北晒人的阳光被在方祈白白净净的脸上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迹,剑眉入鬓,星眸似剑,嘴角翘翘的,似笑非笑的模样,看起来既痞又雅。

  行昭笑起来。想了想也没下马车,扶着莲玉站在马车前厢,佝着身子。冲方祈深深地福身。

  “得嘞,人到齐了,阿妩还是回马车上坐着吧!”方祈笑呵呵地大手一挥,看了看天色,翻身上马走在最前头。

  行昭又坐回了车厢里头。将布帘撩开一条fèng儿,十几个老爷们骑着马走在前头,听后头的马蹄声和车轱辘划在地上的声音,想来还有人跟在后头,也有几辆车随行,里面装的是什么行昭就无从猜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