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忽然想起来冯安东在朝堂上死谏方祈,冯安东与方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方祈一回来就去搅和喜堂,方皇后和她姐姐jiāo好,和她qíng分又不深,她就说方皇后没道理将这么大块儿糖塞给她!
合着是想拉同盟啊!
平氏以为参透了方皇后的企图,再想想方皇后卖她的这个好,心里头有了底儿,脚程便快起来。
她是深闺妇人,她没本事去把冯安东叫过来质询一通,可她能用深闺妇人的本事叫冯安东安生不起来!
这厢,平氏匆匆忙忙地出了顺真门上了马车。那头,凤仪殿里没了外人,倒是一派清闲。
欣荣懒懒地靠在椅背上,笑嘻嘻地又要了碟儿葡萄来,朝行昭做着怪:“嫂嫂嘴上功夫好,阿妩也是个看惯了话本子的,给老四jiāo代,让伎房写个新戏出来,让你这丫头上去唱!”
行昭把头埋在方皇后怀里,笑眯了眼睛只作不理。
说实话,她不能理解方皇后费这些口舌的意图,平氏难不成还能将冯安东拉过来打一顿?若是两边一对质,冯安东会不会说实话,她拿不定主意。可若他为了撇清关系,说了实话,这些心思不就白费了?
心里头这样想,等到要就寝的时候,行昭披着外衫盘腿坐在暖榻上,小娘子声音软软嫩嫩的,便将心里的话儿问了出来。
方皇后轻轻拍了拍行昭的头,边笑边说:“你且看着吧。平氏是庶女出身,底气是从小养成的。就算掌了梁府几年的势,也没胆量把驸马叫过来面对面问话,更没胆量在府邸里头没男人的qíng况下和外男互通有无。梁家的账册早就空了,我不信梁平恭舍了脸面,又鼓足心胸卖的钱财会放心搁在西北——他铁定一早就给定京通了话儿。平氏本来心里头就有鬼,我们再一头瞒着一头骗着,说话儿别落实,又看准了平氏的个xing,还能掌不了局面?”
行昭仰起脸来,重重点头,心里将方皇后的话儿牢牢记着,她甚至想随时随地拿个小本本出来将方皇后这些手段记下来。
果不其然,没隔多久便有消息传到了宫里来,说是梁夫人派人去冯府旧宅清点先头那位冯夫人的嫁妆册子,却发现亏空了不少。梁家姿态也放宽了,不追着冯安东要,只让冯安东立下了欠款的字据。
PS:
还有一章~推荐三叹作品《初来嫁到》,重生女qiáng势归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第一卷正文 第一百一六章 生辰(上)
林公公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想不到讲起故事来,倒很投入。
说到冯安东是怎样红着青着白着黑着一张俏脸,拿平日写惯了折子的手颤颤巍巍地写下了生平第一张欠条,一写完就把笔一把扔在木桌上,林公公的原话是,“冯大人本来就是唇红齿白的书生,如今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眼睛里头包了两泡泪,泪盈于睫的小模样果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倒也不晓得回了公主府,应邑长公主会怎样安抚人家…”。
别人写张欠条倒也不算事儿,可一旦叫这起子自诩清流的俊俏书生写张欠条,那就像天也塌了,河也gān了,一睁眼世间万物都黑了。
用了原配的嫁妆,被原先的亲家bī着写了张欠条,又顶着满定京的指指点点,娶了个纨绔,做了个便宜爹。
冯安东这哪里是香没烧好的缘故啊,分明是祖坟埋错了地方。
行昭边笑,边想。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就像方皇后说的,人心是最难把握的,可一旦把握住了,无往而不利。
冯安东那样的人,好面子,好名声又爱当了婊子立牌坊。白天在庙堂之上受了气,晚上再一见到怀着野种的,张扬跋扈的应邑。
日复一日,积跬步已至千里,终有一日,他会疯,到时候一个疯子会伤了谁?
自然是他挨得最近的人。
听说庄户人家说,一群白蚁能吃掉一头大象,行昭原本是不信的,想一想白蚁有多小啊,一口下去连皮都咬不破。可说故事的人说得极认真,行昭便开始细想起来,一群白蚁成百上千。一口接着一口地咬下去,大象最初感觉不到疼,等能感觉到疼了,它也能看见自个儿身上的森森白骨了。
行昭笑着偎在方皇后身侧,她只要慢慢地等,总会等到千里之滨溃于蚁xué的那一天。
日子逐渐变得随和而安宁起来,朝堂上的动dàng自然有方祈和行景帮着解围,huáng家那位huáng大人一本折子送到御前,参奏方祈“目无尊上,行事无章。举止无法,仗功恃绩,实乃佞臣也”。皇上第二天上早朝将折子指名道姓地说了出来,方祈束着手立在朝堂之上倒是施施然一副模样,huáng大人一张老脸却红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