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432)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这是贺家这么几年来头一回能抬起头来大喘气儿。

  白总管撑了撑腰,这几年的贺家是一年不如一年,连中山侯刘家都敢和太夫人抢定国寺的头香了,虎落平阳被犬欺,无论贺琰是变成一只落水狗还是更贫贱些,他都是侯爷的奴才。

  话虽说如此,到底还是要叹了口气儿,得亏还有太夫人啊…阿弥陀佛,说句不吉利的话儿,要是太夫人现今儿立刻撒手人寰,方家陈家贺现一准儿像三头饿láng扑过来,把贺家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白总管候了半天,马车上没动静,便捧了肚子探身去瞧,正巧里头帘子被一把掀开。

  原先的小姑娘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年少青艾的豆蔻少女了,红唇白齿的容光在雪气儿的照耀下,白总管有点不敢看了,赶紧低下头,连忙深行了个礼,使了眼色让人去扶,扯开嗓门亮声道“小的见过温阳县主!县主安康千福!”

  行昭佝腰出了马车,避开贺家仆从来扶的手,抬眼看了看白总管——这个曾经贺琰身边的第一人,再看了看门房的阵势,嗬,如今也是第一人,不过变成了太夫人身边的第一人了。

  太夫人清算贺家也没把他清算出去,白总管倒还站的稳。

  “久不见白总管,近日可好?”行昭边笑说,边将手放在莲玉胳膊上。

  “托您的福!”白总管笑呵呵,半侧开身将行昭往里领,显得很熟络“您是先回荣寿堂给太夫人请个安呢?还是去正院给侯爷问个礼呢?”

  “先不慌。”行昭也笑。

  贺家打的什么主意,她清楚得很。

  “如今时辰还早,可有哪家的女眷早来了?”

  从二门走到九里长廊,长长一段路,行昭走过无数次了,如今时隔几载,再走一次,恍如隔世。

  “您最早来!豫王妃与绥王妃过会儿子来,三姑娘也得回来,陈阁老家眷将才过来的,正在荣寿堂陪着太夫人说话儿。到底还是自家人顶捧场…”

  白总管佝着腰停在路口,身形转到左边儿,腰杆佝得愈渐往下佝,做了个请的手势,说得恭谨到了极致。

  往左边拐,是去荣寿堂的路。

  行昭顺势也停在了游廊中间儿,拿手轻轻敛了敛披风。

  要在外人面前表现一家和睦?表现贺行景、贺行昭终究是屈服在宗族礼法的束缚下?

  她两辈子最厌恶被人bī迫。

  她今儿个来是来见贺行晓的,太夫人算准了她的心理,声势浩大地办一个花会,只不过是为了让定京城上下都看见——贺行昭进贺家门了。

  然后一切再从长计议。

  行昭扫了眼白总管,笑了笑,抬脚敛了敛裙裾,笑道“既然太夫人在和陈家夫人说话儿,那我怎么好打搅——先去正院给侯爷请个安,再给母亲上炷香吧。既然都是自家人,我也有眼力见儿,也甭在这正忙的时候往太夫人跟前凑了,早请安晚请安,不差这么一刻。”

  给贺琰行礼?

  白总管吓得一身冷汗快出来了,贺琰宿醉未醒,身边儿还搂着两个胡姬。太夫人对他绝望了,只要能保住一条命,也不太管他做些什么了。

  老爹醉醺醺地声色犬马,女儿去请安?

  白总管怎么敢放行昭去见贺琰这幅模样!

  “四姑娘一回来,就把她往荣寿堂领。”这是太夫人的嘱咐,也是命令,白总管想起来太夫人说完这句话时脸上的神色,突然明白过来,太夫人明明知道行昭不可能乖乖去的…

  一愣神,行昭已经往前头走很远了。

  白总管连忙跟上去。

  一踏进正院,好像满腔的心绪都喷涌而来,从猛烈慢慢变淡,最后淡得像杯盏里的白开水。

  再浓烈的qíng绪都会慢慢泯灭在漫漫长河里,没有什么例外。

  出乎意料的是,正院里是设了方福灵堂的,香炉里还铺着一层厚厚的香灰,牌位立的是“临安侯贺琰之妻方氏”。

  行昭默了默,上了三炷香,刚起来突然听见身后有个怯生生的,清清脆脆的声音。

  “姐姐?”

  还能有谁会叫她姐姐?

  行昭扭过头去,雪光之下,有个身量玲珑的小姑娘,着青衣高腰褥裙,胸前系了条镶边的绦子,俏生生地立在那处。

  “六妹?”

  行昭也笑,招招手,唤她进来“许久没见你了,来给母亲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