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437)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陈婼活跃了起来,至少代表陈家已经着手准备推她出来了。

  陈婼是陈家留着做什么的?

  是陈家留着当皇后的!

  一个早有qíng郎,心有所属的姑娘还能清清白白地被陈家推到凤座上去吗?

  陈婼与周平宁年少初识,佳酿发酵要留足一个辰光,两qíng相悦同样的道理,年少qíng怀之下,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常常都是悖离常理的,陈婼被陈显带在身边教养多年,见识眼光自然不短,可少女qíng思,哪里是理智拦得住的呢。

  怪不得是男人们统领江山,女人太容易被蒙蔽得瞎了眼了。

  行昭暗暗想。

  离年节愈加近了,皇帝没jīng神,除夕家宴自然不大办,恰好在行昭忙着对账册,校名单的时候,林公公过来了,躬身福了礼,便将事儿一言简之地说了明白。

  “临安侯府长房的万姨娘死了,贺六姑娘病得起不了身。”

  “怎么死的?”行昭阖上账本。

  林公公拂尘一搭,头佝得更低,“投湖死的,是自尽。万姨娘投湖的时候,听说贺六姑娘就在旁边儿的阁楼上看着,也没让人去救,等万姨娘的尸身捞出来,贺六姑娘哭得就厥了过去。”

  行昭沉默半晌,很平静。

  可有些人就显得不那么平静了。

  贺现远在西北,万姨娘过世的消息一传过去,便一封接着一封的信寄回了定京。

  正文 第两百一五章 前奏(上)

  大周地域宽广,西包鞑靼,南起安南,东起辽东,北距大碛,东南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平西关恰好在最西端,途经三十二个驿站,要快马加鞭三天三夜才能从平西关到达定京城。

  而身在西北的贺现,在近一旬的时间里,一连发了四封家信回京。

  劳命伤财。

  户部颇有微词,却得掂量着贺现如今的地位,只好按下不发。

  “贺现是真慌了神儿了。”方皇后抿了抿嘴,不太在意地说,一道说一道将手上那本厚实的册子递给行昭“六司的管事名单年前背完,宫里头女人多,女人多的地方不用搭台子就能唱戏,谁和谁jiāo好,谁和谁又闹翻了,都得记着。”

  行昭一只手捧着花名册,一只手去接那本册子,册子太厚,一个不小心险些砸到自个儿脚背上。

  方皇后看着小娘子手忙脚乱的样子,侧过身去和蒋明英说笑:“…还没长大,就快嫁人了,叫我怎么放心得下来哟。”

  年关越近,方皇后越忙,不仅忙慌宫里头的事儿,还有行景的亲事,邢氏表示很惆怅——明明自个儿这个舅母才是该扮演行景亲娘这个角色的好吧,方皇后老老实实管着行昭不就行了,西北吃牛ròu喝羊奶长大的姑娘要不要jīng力这么旺盛地抢她戏份啊…

  行昭也很惆怅,前一世方皇后是把当成公主在养,这一世…方皇后直接把她当做皇后在教养了,看账册,校名册,背兵法…方皇后教她的时候,神色很平静,教得也很用心,可行昭仍旧能看出来方皇后的迟疑。

  悔教夫婿觅封侯。

  普通人家念出这句诗来是闺怨,可身在皇家是没有闺怨的,有怨就有恨,有恨…就会出人命。

  一想,就想出了这么事儿,行昭捏了捏手上厚重的账册本子,轻叹了口气儿。

  值得,是她自己在权衡利弊之后,亲口说出来的话。

  无论六皇子是功败垂成,还是荣登大宝,她都不会后悔,自己选的路,自己选的人,既然选了,是苦是甜,都要咽下去。六皇子败了,她便随他一起下地狱。六皇子若是胜了…

  他定不会负她。

  人心往往最难测,行昭偏偏相信他,就像信任方皇后一样信任他。

  年关将至,行景上了折子说是请皇帝开个恩典,他要回来娶媳妇儿,行景都十九了,这要求合qíng合理,皇帝没有不批的。隔了三五天,贺现的折子也上来了,说是侄儿成亲,做叔叔的要回来观礼,皇帝糊里糊涂地也觉得有道理,朱笔一挥也批了。

  皇帝批示的第二天,邢氏就递了帖子求见方皇后。

  “贺三夫人前些时日来拜见我,我没接她帖子,估摸着心里头是明白东窗事发了。那万姨娘一死,贺家三房就坐不住了,就差没蹦跶到天上捅一个dòng出来!哪晓得选来选去,选了个最晕的招儿——回定京?嗬!他以为离了西北,方家人就奈何不了他了?回定京城来,也得看看贺家那个太夫人放不放过他!老鼠都知道别在屋檐下打dòng,后面儿有鹰,里头有猫,东南西北都是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