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444)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屋内案头上的那一对红烛一点一点地燃,烛泪从火中顺着往下流,到底三月倒chūn寒,到半途上反而凝成了一连串的像极了珊瑚的朱红蜡珠。

  行景的婚事热闹到了天黑,一整天儿都是贺老二、行景和行时在外边儿打理应酬。

  贺琰在拜堂的时候露了个面,在席面上喝了两盏酒就再也没出现了,贺太夫人直接没出现,也不晓得是兑现承诺也好,还是眼不见为净也好。

  行昭被方皇后骂一通,便越发觉得那天陈婼躲在柱子后头有鬼,她是怎么一路从荣寿堂穿过九里长廊,再进正院,准确无误地摸到方福的灵堂?肯定有人在指点她,至于是谁,行昭私心揣测八成是贺太夫人准允的。

  为了什么?毁她名声?让方家和陈家的矛盾激化?

  趁着无人,陈婼上演嚣张蠢钝这么一出,顺顺利利地麻痹了她,谢天谢地,她还有方皇后在身边儿提醒。

  浑水摸鱼,贺太夫人明白自己就是每个人都想捞上来的那条鱼,三房盯着她,方家盯着她,陈家也盯着她,不把水搅浑,鱼儿又该怎么逃呢?

  狗头军师谁的心思都能沉下心来算上几分,可单单对于这个一手将她养大的太夫人,行昭感到自己没有办法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冷静下来。

  仔细想想,无论太夫人对她,还是她对太夫人,两个人的心里都还留存着最后的底线和忍让——都在避开对方进行博弈,就难免投鼠忌器。

  “女人其实很难狠起来的。”

  双福大街是越到夜里越热闹,行明就算凑在身畔说话,声音也险险湮没在了天桥下的吆喝声里,“嫁给三郎,本想狠起一副心肠来,相敬如宾地过一辈子,生两三孩儿就算完了此生。可到底心肠被三郎磨软了下来,心一软,紧绷的那根弦一放,这才发现日子其实这样过,也很幸福。”

  两姐妹手挽手地随人流走在街上。

  行明浅浅地说,行昭静静地听。

  “三郎是个很温和的人,你也晓得,我个xing是急得很的,做事又不顾后果。才嫁过去的时候,仗着是你的姐姐,是欣荣长公主保的媒,丫鬟也敢打,碗筷也敢摔,三郎却从不同我计较这些…”

  这是这么些年,两姐妹头一回说上话。

  行明说得有点感慨,行昭却听得很高兴——行明没有一句话一个字提及了黎家大郎。

  年少qíng怀很难走得出来,有多少人一见萧郎就误了终生?又有多少人抱着执念难以忘怀,凄凄惨惨戚戚地过一辈子?

  行明胜在个xing豁达。

  华灯初上,两姐妹避开车马,走在巷道边儿上,大多都是行明在说,行昭在听。

  路不算长,等眼睛能看到候在路边的两顶轿子时,行明迟疑了半晌,顿了顿步子,压低了声音问:“…万姨娘的死和贺行晓的病,和你有没有gān系?”

  行昭皱了皱眉望向她。

  行明一双眼往四周瞥了瞥,凝神静气再问一遍:“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

  “有。”

  行昭轻出声,说得很平静:“是我给贺行晓说她与她姨娘只能活一个,贺行晓选择了活,万氏选择了自尽。”顿一顿,语气微变,“也有可能不是自尽,是他杀。若是他杀,下手的一定不是我,肯定是贺行晓。”

  行明倒抽一口气,脸上尽是不可置信。

  两人皆站在灰墙绿瓦避光处,行明还是一把将行昭拉过来,用身形挡住,话说得很急:“原来是真的!上回我二嫂的亲家太太来王家做客,和我二嫂在内厢里说了些话儿,我二嫂转身告诉了我…说是温阳县主只手遮天,把生父的妾室和庶妹bī到了绝处,让那妾室不得不投湖自尽!”

  行昭一挑眉,沉声切入主题:“那位亲家太太是哪家人?”

  “娘家是皖州大户,在定京城里不算出众。可嫁到了陈家去,她夫婿算是陈显陈阁老的侄儿!是陈家旁支,可你看陈家如今这个态势,宰相的门房都是七品官儿,就算只是个旁支,也不能小看的啊!我原以为是她们在毁你名声,毕竟陈家和方家正争得火热,可再一想,事qíng牵扯到贺家,不可能捏造个事qíng来毁你名声!你可是身上担着皇家赐婚圣旨的人,名声门第,哪样不要紧?被人在市井朝堂上这样毁,如今是小声小气儿地在小圈子里头传,若传出去了,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