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550)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宁二爷!宁二爷!”

  不远处有小厮牵着马匹小跑而来。

  周平宁下意识地摁了摁装有舆图的前襟,清咳了两声,撩袍翻身上马,大道之上不容策马,小厮在前头牵着马小心翼翼地避开人群,再想了想,带着恭谨地仰头笑道,“…您今儿个久不回去,二奶奶可是记挂着您,问了桂枝好多遍,你在哪处见了何人,还吩咐厨房给您冲了一碗醒酒汤。”

  “桂枝怎么说的啊…”周平宁心不在焉地接话。

  “还能怎么说啊!您不是下了朝之后就遣人回来说您与万大人来东市集喝酒了吗!您是贵人多忘事,自个儿给忘了还!”

  二爷怎么尽问些傻话,明明是自个儿派的人回去大报告来着。

  小厮朗声回得可乐极了。

  周平宁手上牵着马缰,却不由得愣了愣,万大人…对了,他接到端王秘密送来的手信时,是让人回府通禀,说是与兵部右侍郎万大人去东市集应酬喝酒了…

  周平宁想笑,也确确实实拉开了嘴角,带着些苦涩地笑起来。

  他…在一开始其实就很有意识地隐瞒陈婼,与端王接洽了…

  他根本就没有犹豫和踟蹰。

  在有比陈家更好的选择时,他立马就很坚定地选择了背弃。

  chūn风杨柳岸,夜雨杏花归。

  初夏的风,怎的这样烦人。

  临行在即,行昭恨不得一人掰成两人用,赶在四月底将东西全都拾掇好了,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放之。

  哪晓得亲爱的陈放之从遥遥的西北那一头,放了老六一把鸽子。

  “…已是马不停蹄,政务财务新旧jiāo替,奈何事杂且多。端王殿下何不先行至江南,微臣陈放之期后几日,再于江南,向端王殿下请安磕头。”

  ps:

  周平宁这种人恋旧长qíng,可是局限于固有印象,更坚持自我,说穿了就是固执和极度自尊,在前世行昭威bī利诱嫁给他,却仍旧过得不好,也是这一点的佐证,当行昭拿权势和利益压他就范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抵抗,只好妥协,可在妥协的时候却让自己很痛苦,所以选择冷漠与绝qíng地对待行昭——如果他够圆滑,就该在娶了行昭的时候,抱紧当时贺家的大腿,至少会混得更轻松不是吗?

  ☆、第两百七二章 临行(下)

  黔驴技穷。

  这是行昭听见陈放之借故拖延一事后,唯一的反应。

  好好一个大男人竟然没脸没皮地耍起赖来了。

  生拉硬拽,哭哭啼啼,反正我就是不去,不服?那你来咬烂我的脸啊!

  行昭倒是想,可惜啊,西北定京相隔千里,实在鞭长莫及。

  六皇子站在小chuáng旁,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阿舒,边和行昭说起此事,“…要玩大家都认真地玩,哪有玩到一半耍赖的道理。陈显就仗着自家儿子蠢,名声已经是跌无可跌,要换一个聪明点儿的,陈显八成就换个办法来保自个儿的独苗苗了。是教他和我硬碰硬也好,还是使yīn招也好,反正不会选这种让旁人嫌陈放之懦弱无能的方式来躲避…”

  阿舒想睡觉得不得了,张着小嘴打呵欠,露出粉粉的牙chuáng中一颗几乎看不见的小米粒儿,六皇子登时眼睛一亮,整个人陡然变得亢奋起来,“阿妩阿妩!快过来!舒哥儿长牙了!”

  虽是亢奋,声音却压得极低。

  自家儿子长牙了,这行昭当然知道,四个多月了,小孩子长牙属正常,才长牙,小孩子不舒服,一不舒服就哭,哭得一天都没睡好觉,进了五月天气扎扎实实热起来,又不敢放冰,小郎君更难熬了。

  眼瞅着儿子这是想睡觉了,行昭赶紧招手把老六唤到内厢来——为了让舒哥儿好好睡,特意从东次间移过来一盏厚实的黑漆木镂空雕花屏风,大人们的声音压得小小的。传不过去。孩子一哭里头却能第一时间知道。

  六皇子绕过屏风。一步一步走得很欢快,跟在跳似的。

  “你说我从江南回来时,阿舒是不是就能说话儿了?会不会很是口齿清晰叫爹娘了?”

  六皇子眼睛眯了眯,嘴角勾起来,眼神很温和,也很期待。

  行昭很少见到六皇子外放的qíng绪,也很少看见他对某件事物表示憧憬与期待,更甭提这样的神qíng。

  还是要去啊…

  六皇子先行一步至江南。与陈放之在江南汇合,再议后事,这个提议基于西北财政内务未清,而套用陈显早朝上进谏的那番话来说,“…chūn涝夏收,事不宜迟,清查江南官场刻不容缓,既是端王殿下个人之得,又是万民之幸”,老六先走。陈放之跟着,这个安排合qíng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