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554)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思念,是看着他的字,都能落下泪来的无辜矫qíng。

  行昭声音越念越轻。信纸被轻轻地捏在手里,阿舒咿咿呀呀地伸出手来,牙齿没长完,嘴巴便合不拢。哈喇子连串向下掉,眼睛瞪得大大的,四下乱盯。

  行昭看着阿舒不由轻声笑起来。

  夜里等阿舒睡下,行昭点了盏小青灯在内厢,手上拿着毛笔,一笔一划地也缓缓向下写。

  莲玉轻手轻脚地端了温水,凑身进来。压低声音:“…用过晚膳,雨花巷走了张帖子来,说是后日请您去赴诚哥儿的百日宴…”

  诚哥儿便是欢宜长子,方家长房长孙。

  钦天监算的五月初五是个出行的好日头,五月初十照旧是个好日子,是个万事咸宜的日头,诚哥儿会挑日子,晌午的时候蹦出来的,太阳正好照在头顶儿,方桓亲自取了个rǔ名,叫做阿照。

  rǔ名自家亲眷叫一叫,等小郎君长成了,便再也不敢叫rǔ名了——显得不庄重。

  行昭觉得阿照二字甚像女儿家的名字,邢氏倒是乐呵呵地直说,“小郎君取个女儿家的名字才好养活!我倒是想叫小孙孙二狗子,就怕欢宜生闷气儿!”

  这目标明确——能养活就成!

  方祈都快过五张了,盼星星盼月亮,这才盼来了个带把儿的。欢宜只觉得能松口气儿,能jiāo上差了,心态倒是很平复,方祈是高兴得东西南北都找不着了。

  “去呀。”

  暖光宁静,行昭笔没有搁下,想了想,又笑着在纸上加上一列字儿。

  莲玉一道将温水轻搁在几上,一道迟疑,“京里到江南这么近千里路,王爷的信是三五关卡挨着过,才送进京里的,您的信…”

  如今算是乱世,行昭也没想过这封信能顺顺利利送到老六手上。

  她只想和他说说话而已。

  既然不能面对面地说,那就写在纸上,等他回来再jiāo给他。

  “…阿谨想去抱着阿照,她爹不许,阿谨就哭,阿谨一哭,小郎君也跟着哭,整个宅子里此起彼伏的全是小孩子的哭声,反倒把她爹吓得够呛。”

  欢宜出了月子,没见瘦,整个人都白润丰腴起来,容光满面,神色很柔和也很贤淑,目光有神极了。

  阿谨“蹬蹬”跑过来,一把抱住行昭,“姑母!舅母!”

  行昭是方家的姑母,周家的舅母,称谓全都浑在一块儿叫!

  行昭笑眯眯地俯身亲了小姑娘一下,正好欣荣领着阿元走进来,阿谨立马转移了注意力,满场飞过去又一把抱住阿元,叫道,“阿元!”

  一坨大红色扑到阿元小姑娘怀里,倒把欣荣吓了一大跳,哭笑不得地同欢宜打招呼,“表姨也不晓得叫,一口一个阿元,也不晓得叫老了谁去!”

  阿元年岁不大,辈分老,认真算起来,和行昭都是同辈人。

  欣荣话一完,内厢当即笑了起来。

  方家请的都是自家人,通家之好,来往都不拘束,热热闹闹用过午膳,李公公便从端王府叩上门来,脸色卡白,话声却qiáng自平稳,虚凑在行昭耳朵边儿,轻声说:“…皇上…驾崩了…”

  行昭手头一抖,茶盏直直坠下。

  当即,四分五裂!

  ☆、第两百七四章 崩(中)

  “啪”地一声碎瓷,响在喧嚷热闹中。

  女眷们扭过头来瞧行昭,欣荣探身过来折扇掩面,挑眉轻声问行昭,“…怎么了?可是家里出事了?”

  可不就是家里出事儿了么,还是出大事儿了。

  那个早已垂垂老矣,满目颓靡的老皇帝是到底身子垮了,撑不住了?还是有人率先出手…后宫姓方,宫里有多稳,这是行昭知道的,不可能有人在方皇后眼皮子底下对皇帝出手的,难道是方皇后?不对,方皇后不可能在老六远下江南之际,对皇帝贸然下手,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驾崩,虽是仲夏时节,江浙上京顺风顺水,可老六要赶回来也得需要近十五日的时间!

  这十五日里,皇城会发生什么,定京会发生什么,谁也不会知道。

  行昭迅速反应过来,抿嘴笑了笑,温声解释道,“…舒哥儿今早上叫了声爹!这还是阿舒头一回叫清楚,只可惜府里头谁都没听见,我是头一回做母亲的,xing子躁得不得了…一时竟然失了态!”边说边向李公公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先下去,“…来都来了,去给平西侯请个安吧,再蹭顿长寿面,咱们家也蹭蹭小阿照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