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576)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陈显后话被打断,勃然大怒,再将那方明huáng折叠三折往前襟一藏,手指高挂宫灯的城墙之上,“再攻!加大力度!援兵就在后面!拖也要把内宫里的禁卫拖死!”

  话音将落,后帐便有斥候来报,气喘吁吁,“…定京城门…定京城门打开了…”

  “是外城人马进城了吗?”

  不该这样快!

  他将外城人马放在内陆以警戒从西北杀过来的方家军,从接到军令到今,他们至少得花足足三个时辰才能进京入城啊!

  探子扶在帐幔之上,死命摇头,“不是…不是营卫!不知道是谁的兵马!浩浩dàngdàng一群…全是骑兵,黑黢黢的盔甲瞧不出来是哪里的,也不是从内陆过来的,看舆图应当是从天津沿海而来,行军极快!”

  全是骑兵!

  陈显手头陡然一松。

  “砰!”

  木质扩音筒摔在地上。

  天际尽处,雾气蒙着一层微光的薄纱,好似有暖阳初升。

  黎明了呢。

  行昭静静地看着,笑了笑。

  ☆、第两百八四章 归

  无论前夜故事如何,今日太阳照常升起。

  暖阳之下,城墙斑驳,定京内城一片萧索,断壁残垣还说不上,可街角末尾的红砖灰墙烧得焦黑,断砖砸在地上,砸碎成一连串的渣滓。

  由定京城门行军至顺真门,需两个时辰,从皇城背后的骊山再退至定京外城,则需三个时辰…

  如果来的不是营卫,那…来的是谁!

  陈显身形猛地一抽,稳住身形再问探子,“来人约莫有多少人马?”

  “一行五十人,从城门至东郊,见不着头亦看不见尾!”

  探子沉声道,“大致估算有近两万兵马!”

  “两万轻骑兵…”

  骑兵与步兵是没有办法相较而言的,一队训练有素的骑兵在变换阵型中就可以全歼步兵,马蹄无qíng刀箭无眼,一个居高临下砍杀,一个立在地面仓皇逃窜…

  两万装备齐全的轻骑兵gān掉如今这四万人手,绰绰有余!

  这两万轻骑兵到底是谁的人!?天津、河北等距京近的地方,他早已撤下他们总督手下的人马!从天津外海上陆…到底是谁!江南总督蔡沛亲派人手前来递信,贺行景麾下的人马已经全军覆没,永沉水下了!难道是…蔡沛反了…

  不可能!

  蔡家从他手中拿到的总督位置,蔡沛是靠受他的照拂与力挺才在江南稳住脚跟的,蔡沛不可能反水坑他,这无异于自毁长城…

  帐外喊打喊杀。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大人…大人…”

  探子连声唤道,“内城之中的…并不是我们的人马?可守城门的总兵极为顺畅地便放了行啊!”

  陈显面容陡变狰狞,他以为他是设局之人。哪知事到如今,他才是被困在这局中之人!

  偏偏他到现在才看透了这个局!

  帘帐被风chuī起,陈显的眼神不由自主地移向搭着云梯向上攀的将士们,他该怎么办!是趁这两个时辰将皇城qiáng攻下,只要鼓足一口气儿,把贺氏和方皇后拿在手中,论他几万兵马,照旧俯首称臣…

  还是收拾兵马退回外城,重振旗鼓。鼓足士气重来一次!?

  帐中气氛沉凝,几位将领连大气也不敢喘。

  隔了良久,又像隔一瞬,终听陈显咬牙切齿地斩钉截铁出声,“让史统领留五千兵马做最后qiáng攻,再派一万人马往内城去拖住那队人马,剩余兵力绕过皇城向骊山西侧前行,探子策马命外城十四万兵马接应——咱们暂且盘踞骊山,来日再战!别忘了咱们手上还有十四万人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筹码还在,咱们就没输!”

  这是要撤啊!

  拿一万步兵去拖住两万气势汹汹的骑兵…

  听传令兵来报,史统领心在绞痛,这些都是他的兵,都是他手把手,一个一个选进九城营卫司的军户,有的才十八岁,有的才娶亲,有的还未生子…

  现在全部都要变成填坑的pào灰!

  jīng挑细选出来的五万人马。如今剩下不到三万。陈显仍旧还要让那一万五个人,一万五个兵拿命去铺平他们后撤的路!

  传令兵眼眶也烫得很。挺直脊梁,朗声连唤两声,“统领…统领!咱们要不要听陈大人的话。要弟兄们明晃晃地去送死…俺…俺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