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_作者:董无渊(579)

2017-04-26 董无渊 宅斗文

  六皇子把行昭手一把抓住,一抬下颌示意她也坐下,一开口便直奔主题。

  “海寇是大哥的人马,从大哥第一次向定京求援。请求调任兵马的时候。海寇就变成了大哥的人马。‘海寇众。朝廷兵马寡,以寡敌众,朝廷落败’。这是大哥那次上书定京的折子,他说战事落了败。才有可能让定京重新调任兵马增援东南…”六皇子话头一顿,继而言道,“才有可能把所谓的‘落败身亡’的兵将们换到海寇驻扎的外岛上去,李代桃僵,海上的尸首才是真正落了败的,以被全歼的海寇们的。”

  一通百通!

  这一次的落败…只怕也是李代桃僵!

  吃准了陈显必定先解决定京一切事宜后再着手解决海寇bī京一事,如何才能让兵将顺利地一路畅通无阻地从江浙迁移至定京?自然是要让陈显放松戒备,他们才好趁虚而入!

  “那战马呢?”

  船上容下一万余兵士已属艰难,再加上轻骑的战马…

  目标太大,仔细惹人眼目!

  这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

  “我与行景在天津上岸,是天津总督早已备下的战马。”

  陈显控制京畿沿府的兵力与军户人数,防来防去,却没想到防备人家不招人了,人家改换成买马了…

  “你坠河之后,谁去接应的?你又如何顺利与行景会师海上?”

  方皇后斜靠在软缎上,沉吟之后轻问。

  这恰好也是行昭想问的。

  “吴统领。”

  六皇子下意识地去捋络腮胡,被行昭一瞪,手抬到一半极其自然地去端茶盅,“吴统领与蔡沛不睦已久,如无内应,载着我与陈放之的商船根本无法顺利出海,我更没有办法在百米之外就被捞出水。商船出海之后,大哥在离开江南时留下的那一万兵马充作海寇盘踞于江浙外岛上,他们在河口接应的我。那一万兵马本是留作我保命所用,可接到阿妩来信之后,便迅速改变了谋划,从保命到进攻。”

  方皇后轻轻点头,眼神看向行昭。

  行昭一愣。

  方皇后想让她…说什么…

  方皇后有些恨铁不成钢,老六不回来,行昭是什么冲到最前头去挡着,脑筋一天不转,一天不安生,风声鹤唳的警觉xing高得不行。这老六一回来,行昭是恨不得一点脑袋都别动了,长个头就是为了显得高的…

  方皇后叹了口气儿,反过来想一想,这其实是女人的福分和运道。

  “现在准备怎么办?”

  既然行昭没答话儿,方皇后接其后话,沉吟道,“定京城外陈显还有兵马,退到骊山,既有天然山势遮掩又能直观皇城动静,是个潜伏的好去处。”

  话至此处,方皇后见六皇子面色如常,分毫未改,抿嘴一笑,转口道,“你还有后手?”

  “慎从不做无用之事。”

  六皇子答得也很快,“他要硬拼,我们未必拼不过,可是没这个必要。身边的人多了就杂了,我将进定京便听探子来报,史统领已经战死于宫门之前,史统领带了营卫多久?稍一撩拨,兵将轻则离心,重则…”

  兵变!

  行昭眼睛一眯,陡然发问,“陈放之呢?”

  六皇子虽神qíng疲惫,可双眼却亮极了。

  陈放之现在在哪儿?

  陈放之正口被塞布条,眼被蒙黑布,赤条条地挂在皇城南侧的城楼上。

  而皇城南侧,正好与骊山相对而立。

  ☆、第两百八六章 变天(下)

  自骊山山腰向外看,郁郁葱葱,青陇直下,薄雾清浅。

  山腰之上有大片空地,由西向东走势,山势平坦且宽阔,其间有军帐扎营,来往皆是面色疲惫,神态肃静的九城营卫兵士,前方探子眼神尖,远远望过去,正好能看见包围皇城的高耸灰墙之上好像是吊着一个人…

  探子身形向前一探,撩开挡在眼前的枝叶,轻眯眼睛,迷迷蒙蒙中能看清个大概,探子瞳仁猛地放大,脚下一个趔趄,赶紧向内帐高声通禀。

  “陈放之被吊在城墙上了?瞧清楚了?会不会是老六耍诈?”

  六皇子以雷霆之势回京,他便并不意外和老六一同落水的陈放之会变成六皇子威胁他的一张牌。

  可惜这张牌变不成王牌。

  陈家一败,他一败,就算他为陈放之妥协了,陈家也会亡——朝堂之上的倾轧没有君子,更没有一诺千金,只有真小人与伪君子才能立得下足,站得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