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估摸着是醉了,说话大舌头,偏偏还要接着说下去。
“男人…也不能太荒唐了!荒唐狠了,女人的心就淡了,女人心一淡一凉,捂都捂不回来!我是气运好…再加上阿繁她娘是个好女人…经了回大事这才醒过来,就算是这样…我也哄了好久才哄回来…半夜三更去东郊买过鱼皮馄饨…自己学过刻章,啧啧啧,学得我满手的水泡…出门连母马也不骑…什么都听媳妇儿话…”
“我给你说…阿繁被我惯得不像话,她不像她娘那样好说话…你小子要敢荒唐,信不信老子亲自出马打折你的腿…”
说话说到最后,声音渐渐低下去。
我再抬头看娘。
娘的眼里泪盈盈的,好像清秋时节中,被风雨洗刷过的深泉。
ps:
【俺不写番外,连书评都不敢出来回tat,太凶残了!】
【我知道好多小宝贝们是想看老二如何如何幡然醒悟,闵寄柔如何如何翻身为主人,但是这样的闵寄柔真的幸福吗?阿渊喜欢闵寄柔这个角色,也喜欢老二这个角色,阿渊觉得让闵寄柔像方皇后那样心碎了无痕,过此残生,纵然洒脱太残忍。可对一个女人放空自己,只在乎儿子,就真的是幸福吗?我是个俗人,老婆孩子热炕头,总觉得这才算是幸福。在那个不能和离的时代,闵寄柔只能和老二死磕到底,是就此别过,两心相远还是寻找到一个不那么伤人伤己的结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桩婚姻中,难道闵寄柔全然无错?既然两个人都有错,为何不能让自己好过一点也让别人好多一点?生活和婚姻又不是加减法,谁错多一点,谁错少一点,算不透的。阿渊自诩算是做到了给闵寄柔一个很美丽的结局了。】
【阿渊想了想不定时更新番外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gān脆把之后几个番外全都累到四月十五号更新,大家中途也可以不用再来等看了,直接十五号来全部看完就好~】
番外|留chūn人
定京的三月独有一番新丽光景。
烟柳画桥,飞絮垂西陇,双燕归来细雨中。
城西渐觉风光好,年前灯笼画壁照。
定京城以中轴线为御道,城东为重,城南为辅,西北两角虽亦繁华,可当真论起商贾买卖、互通有无,西北两角自然远逊城东、城南。
故而位高权重者择室而居时,通常会选择东南,一是图个好彩头,二是求个不输人——隔壁家政敌老邓头都能在城东头买上个三进三出的院子和长公主府挨在一块儿,我要没能住在那块儿地方,这不就明摆着我没老邓头能耐了吗?
冷灶无人烧,热灶人太多,城东城南的权贵人家愈发打挤,城北城西无人问津,俗话里称东仕西贾”,这读书人不就讲究个走仕途戴乌纱吗?要有哪个官宦人家遭人低声骂上句,“活该你个小兔崽子祖祖辈辈住城西”,那户人家怕是能做几个小人扎得那嘴损的一辈子不痛快。
哪知,凡事皆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大周隆化五年,定京城西搬来了户大人家,大到没人再敢说东贵西贱了。
——前朝平阳王次子,当今新贵晋王周平宁举家迁到了城西的东兴胡同。
这样的人物算大不算大?
自是大的。
流的是天家的血,掌的是朝堂的权,说的是一锤定音的话,既是血脉相近的宗亲,又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从龙大臣,还是新帝隐有倚重的朝中新秀。
宗室、勋贵和权臣,任一样拿出来都是让人极羡艳的。
就有人命好,三样都有,就算过程千回百转,只要结局是好的,都值得。
可偏偏世事无常,旁人口中的欢喜,常常同自己心里头的欢喜,其实并不是一码事。
城西晋王府将修缮完毕,朱漆绿瓦相得益彰,长廊回曲里青绸双手捧着一盏镂空瑞shòu银器香炉脚下小碎步跑得极快,香炉里是燃着明火的,手捏在双耳上,有些烫手得拿不住。
她跑得快了,里头的火遭了风向上一窜,从香炉的镂空出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啊!”
火苗烧到手指尖上,烫得小丫头一声低呼。
青绸下意识地想立刻甩手,却突然想起什么,手上的动作一滞,由心向上,两眼含了两泡泪,顿感委屈到不行。
明明只是件极细极细的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