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国师_作者:木兰竹(62)

  围观众人更纳闷,那木板上写的啥啊,鬼画符似的。等等,该不会就是画符吧!看上去好高端好厉害的样子!

  宿谊顶着别人“啊,真神奇啊”的视线,郁卒的继续“讲课”。

  如此浅显易懂, 别说初中生, 就算是小学生都该懂吧?

  但宿道长啊,小学生也是从小到大接触科学概念的, 和这群古人能一样吗?

  宿谊继续一边写化学方程式一边做实验。

  铜已经完全溶解了,宿谊放入铁粉,置换出了一小堆铜粉, 然后用磁铁将剩余的铁粉分离出来,就得到了纯净的铜粉。

  这时候周围气氛之热烈, 如果放在后世的话, 大概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了。

  宿谊感觉心很累。

  明明这个bī装的很成功, 但是怎么有一种在幼儿园孩子们面前装bī的挫败感?

  之后宿谊又做了银的还原反应,和铜的置换实验是一样的过程。

  当宿谊将那一小堆银粉和铜粉放置在白玉盘中得时候,众人这才围了上来,对着银粉和铜粉啧啧称奇。

  宿谊则慢慢清洗实验器材。

  至于陶明, 这时候已经没人关注他了。

  如果要“打败”宿谊,陶明就得拿出更神奇的手段出来。显然,点石成金已经是压箱底的东西了。

  何况, 宿谊只听了陶明“点石成金”几个字,就轻描淡写的将过程做了出来不说,连前因后果都做了出来,还对其中道理做了说明。

  虽然那一大堆符咒似的文字,没人看得懂。

  在场的除了陶明之外,还有其他道士方士,甚至和尚围观。

  这些人打着见证的旗号,实际上都等着依次向宿谊发难。

  他们商议的时候,拿出了各自压箱底的本事,最终还是陶明这个“点石成金”最为神秘,让人无法探究其奥秘。所以才选择让陶明打头阵。

  至于论道、算命什么的,虽然是陶明打头阵,但是他们到时候准备一拥而上,群策群力,简称群殴。

  反正宿天师是高人,应该不介意为其他人答疑吧?

  但宿谊如此炫酷的就把他们认为十拿九稳的炼制斗法给拿下了,这些围观的人也有些腿软。

  宿谊决定,乘胜追击。

  反正该得罪的已经得罪透了,不如多得罪一点。把他们打怕了,就不敢来烦自己了。

  于是,宿谊决定,制作九转金丹。

  这九转金丹在后世的小说中多次出现,传说吃了一粒就能得道成仙。

  实际上,九转金丹就是铅汞的氧化还原反应。铅汞经过漫长的时间氧化变红,加热还原变回银色。如此九次,就称为九转金丹。

  在后世中,道教有许多诗歌口诀来传颂铅汞的神奇xing。什么“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什么“铅汞此时为至药”。他们认为铅乃天地灵气结晶,汞为人身元神化身,铅汞相和炼制成外丹,服用之后就能结成金丹,最后化元婴而飞升。

  当然,现在社会的人都知道那是假的。铅汞什么的,我们只知道铅汞中毒。

  虽然关于内丹外丹的记载,是在多年之后,但宿谊知道,古代方士炼丹,多是用这两种材料。

  而虽然宿谊不懂医理,但在看相关书籍的时候,看过方士重金属中毒的记载——典型的重金属中毒的症状。

  因此宿谊猜测,陶明那一派炼制的丹药,估计原材料也就是铅汞那一类。

  九转金丹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但宿谊拿这个做实验总不会错。

  宿谊加速了氧化和还原的反应时间,并且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讲解——虽然这个没有人看得懂,但宿谊总觉得,不把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就没有说服力。而且虽然没有人看得懂,但哪些符号是一样的,这个还是看得明白的。

  所以这红转银银转红,其实就是两样东西来回转换而已。

  “当然,你可以说,在转换过程中,这两样东西吸收了天地jīng华,产生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奇妙反应。”宿谊在陶明辩解之前,继续道,“你自己都不知道其中吸收了什么东西,产生了什么东西,有什么效果,就信誓旦旦chuī嘘那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凭什么?凭爱吗?”

  “得到一只神仙用的笔就能成为文豪,拿着一把神仙给的刀就能成为将军。在场有这么多文臣武将,陶道友可以问一下,他们的学问,他们的武艺,是怎么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