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一起吧。"
梁宜梅无奈的点点头,她现在更有一种带小孩的感觉。
接下来两人都在地里忙着,徐润新找来了一大帮人,大多都是附近村子的,人虽多,耐不住地也多,梁宜梅就叫人到村子里去找那些闲着的妇人和孩子,让他们去捡石块和木根,按框给钱,村民们听了欢天喜地的,因为人太多,梁宜梅怕累着五爷爷和五奶奶就不包饭了,只每天多给他们五文钱,徐润新又叫了家里的几个人帮着在地里烧了几锅鱼汤,免费给他们喝,他们办事也越来越快。
梁宜梅知道言老是想锻炼徐润新,所以这请人和谈工钱,工事分配等都是徐润新gān的,梁宜梅只在一旁提点建议。
言老每天都盯着这边,自然知道这些qíng况,欣慰的同时又不得不感叹,"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没爹娘的农村孩子就是人jīng了,你看这梁家三兄妹,老大正直,有勇有谋,老2为人处事不声不响的,却又滑头,这最小的都成什么了,不过九岁就知道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好在这三个孩子心都够正,又重qíng义,要不然,我也不会让新儿成天的往那里跑了。"
老管家就恭维道:"那也是老爷看人看得准,要不然小少爷也没有今天。"
言老自豪道:"那是,其他的我不敢说,这看人还真没谁比得上我,德蒲不就是我看上的吗?你看他现在对婉娘多好?"
老管家连声称"是"。
这边如火如荼的gān着,正巧赶上梁宜林沐修,梁宜梅就找到五爷爷和他,说想买果树苗,五爷爷想了一下道:"自打你说要买那两座山开始,我就在打听了,倒是找到了一些,只是都挺大,而且价钱可不便宜,咱们现在手上还有多少钱?"
梁宜梅前两天刚把钱给衙门jiāo齐了,又要留下工钱和种玉米的钱,这样算下来的确不剩多少了,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地方到底太小了,全县只有两个药铺,她要再去就引人注意了,上次的那根千年人参还是卖给了徐润新呢,本来是想叫他帮忙卖掉的,谁知他说他有多少要多少,梁宜梅也不敢给他太多,只好另想办法了。
五爷爷见她这样,就知道钱不够了,五奶奶看了看他们道:"小梅子,不是还有人参吗?不如拿到外面去卖?"
五爷爷和梁宜林就都看向她,梁宜梅有些担心,"要是到别的县,被人盯上出事的话,只怕救都救不及。"
五爷爷却不以为然,"做事哪有没有一点风险的?要是都这样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那还有什么事qíng可以办成的?"
梁宜梅如当头棒喝,做事三思而行是好,可要是瞻前顾后的还能做成什么事?这几年来她太小心了梁宜梅的眼睛坚韧起来,笑道:"五爷爷说的对,是我想岔了,我明天和哥哥一起去。"
"你们太小了,还是五爷爷去吧。"
梁宜林摇头道:"五爷爷,你放心吧,我和妹妹去比较好,不会叫人盯上的,我们有脱身的办法。"这种事请以前摆摊的时候他们可没少做。
五爷爷见两人都坚持只好作罢。
梁宜梅让五爷爷继续找果树苗,"……实在找不着,果树枝也是好的,不是有嫁接之法吗?到时我们麻烦一些就是了。明天的事qíng就jiāo给徐哥哥,有他盯着不会有事的,他要是问起,你们就说我们去走亲戚了。"
第二天一早,梁宜梅就穿上以前梁宜林的衣服,拿以前研的huáng色细粉末涂在脸上,梁宜林也换了装,要是不熟悉的人不会认得他们的,梁宜梅拿了两根百年人参给他,自己拿了三根。一起赶车去邻县。
这个县要比泉州县大得多,光药铺就有四家,梁宜林将车停在城门口,两人约定了时间在这里见面就散开了。
梁宜梅揣着人参来到第一家药铺,正是中午,药铺里倒有几个人,梁宜梅直接到柜台道:"伙计,你们的掌柜呢?"
那伙计瞟了她一眼,懒懒的道:"找我们掌柜gān什么?我们掌柜的不见客,要是抓药就拿药方来,要是看病就在那里等着。"
梁宜梅态度良好的道:"我是想卖药,你们这里应该收药材吧?"
那伙计又抬眼看了她一下道:"我们有专门的人提供,不是什么人的药材都收的。"
梁宜梅知道他想要钱,只是她装作可惜的道:"这样啊,看来这人参只能卖给别的药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