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哥儿好像一夜间长大了不少,也更懂得孝顺长辈了,太夫人看着忙前忙后的孙子若有所思。
侯云平在谌哥儿十二岁的时候也将他送去了军营,侯家虽然退出朝廷了,但在军中的人脉还在,几个孩子不过想在其中锻炼,有没有欺压的qíng况存在,军中的几位大佬自然乐得卖长平侯这个人qíng,所以四个孩子的锻炼都进行的很顺利。
家中去了四个孩子,还是最顽皮的四个孩子,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了,小五闹了几天qíng绪,也就恢复过来,认真的完成父亲jiāo给他的作业。
梁宜梅给徐润新写了封信,让他这几年以正常价格收购粮食。这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粮食的价格也下降了不少,谷贱伤农,要是能帮上农民,又能赚一笔,又何乐而不为呢?
梁宜林毕竟是官身,这种赚朝廷的生意却是不能做的,收到消息后也就将信烧了,不过也帮着徐家的店铺收购粮食。
侯云平中途离开了一阵,回来道:"只怕就这几年了,"犹豫了半响,道:"我想送四个孩子去北地。"
梁宜梅面色一变,抓紧了侯云平的衣角:"他们还只有十四岁!"
侯云平面色一正,"我十四岁的时候就可以领兵出征了。"
"那怎么一样?那时候国无能将,可是这几年皇上举办武试,不是选出了不少的武举人吗?几个孩子又还小,他们去也不过是冲锋陷阵的马前卒罢了!"
侯云平目光炯炯的看着妻子,"我去军营里看过他们,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一定能出头,宜梅,北地多是我侯家的旧部,皇上怕指挥不动,却又不能启用我,三个孩子是必须去的。"
梁宜梅脸色一白,有些生气道:"既然都已经决定了,gān嘛还来问我?"说着丢了他,转身就走。
侯云平苦笑,还是生气了!
梁宜梅一连几天都不和侯云平说话,按也知道皇命不可违,三胞胎是必须去了。梁宜梅虽不和他说话,但还是拉他进了空间,指着紫竹让他砍,自己又装了好几瓶灵液,等紫竹处理好后,装到了紫竹里。
侯云平松了一口气,笑容满面的举起斧头砍紫竹……
因为紫竹多,颜色还有些泛金色,梁宜梅觉得这样的紫竹好像更坚韧,的确是这样的,至少侯云平砍的时候就废了不少的劲儿,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和侯云平赌气,梁宜梅gān脆给五个孩子各做了一套,连侯云平和梁宜木都有一套,还砍了许多出来备用。美其名曰:有备无患!
在三胞胎装好了东西正要出发的时候,谌哥儿却跑回来了。倔qiáng的看着梁宜梅道:"娘,我也要去!"
梁宜梅的脸顿时黑了,转头去瞪着侯云平。
侯云平咳了一声,扭过头去,"谌哥儿一起去见见世面也好。"
……
太夫人知道四个孩子都上战场了。足足有一个月没给侯云平好脸色看,"……当初我为什么同意你将北地十万军户jiāo上去?不就是想不让你几个哥哥的事再发生了吗?结果你倒好,四个儿子全派上战场了,那还jiāo那十万军户gān什么?"
北地的战事有输有赢。梁宜梅提着心,终于在三年后,战事告一段落。三胞胎在战场上立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官,让梁宜梅没想到的是,官升的最快的是谨哥儿,谞哥儿做了军师一级的人物,而谦哥儿则去管了粮糙。谌哥儿却是打杂的,这儿跑跑,那儿跑跑,谨哥儿本来是被安排在后方的,没办法。侯家的背景太大,军队里的人也不想他们太冒险。只是谨哥儿的志愿就是当大将军,看着前面的人在打仗,他却坐在后面围着火炉子,终于在一天,他呆的的后方也迎来了敌人,这小子第一个拿起了刀就冲出去……
战事暂休,四个孩子都回家了,而离huáng道长的十年之约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梁宜梅看着空间,眉头紧蹙,胖胖搬了一坛酒过来,见了问道:"梅子,你到底怎么了?这几天你都不高兴!"
"谌哥儿要走了,只是慧缘说上面的人很少要金银,那谌哥儿到了那里岂不是上面都没有?我想着,他要是能把这个空间带走就好了,以后要是遇到危险,往里面一躲也是好的。"
胖胖和灰灰对视一眼,心里既难过又激动。
难过的是他们就要离开梅子了,激动的是他们能去(回到)上界,修炼就更见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