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再不顾其他,一把将木耳猪心汤摔了,然后趴在那里哭的肝肠寸断,活像武安侯府抛弃了她一般。
宣平侯府姑娘来宽慰她,宣平侯夫人也来了,明里暗里都在说武安侯府太刻薄了,连送去的聘礼也克扣,武安侯府就缺那么点银子吗?
红袖的裙摆上还沾了不少木耳猪心汤。
红袖是老太太的大丫鬟,素养教好,便是一肚子火气,恨不得破口大骂,也尽量忍着,面带笑容的把食盒捡了起来,迈步退了出来。
院子里不当有沈安芸的陪嫁,还有宣平侯府的丫鬟婆子,齐刷刷的看着她,红袖脸不红气不喘的迈步离开。
红袖没有添油加醋,事qíng怎么样,她就怎么样说的。
等她说完,回应她的是一声砰响,上好的牡丹青花瓷茶盏摔成了碎片,将大红牡丹地毯侵湿。
腾腾热气袅娜多姿,和三脚鸟shòu铜炉里的熏香遥相呼应。
老太太气的额头青筋bào起,手里的佛珠险些握不住。
“真是侯府的好女儿,好到出嫁第二天就在婆家数落娘家的不是了?!”老太太气的心口直抖,一屋子人真怕她气晕过去,忙劝她别生气。
侯爷的脸色铁青一片。
便是二老爷、三老爷也都脸色僵硬,侯府至于克扣她的聘礼吗?
侯爷想问问那五千两银子去了哪儿,不敢问老太太,便望向三太太。
三太太嘴角衔着一丝冷笑,心qíng不好的她,脾气可不比沈安溪的好,脸色yīnyīn的,破口骂道,“我还当大姑娘是个聪慧的,知道巴结宣平侯夫人,原来也是猪一样的脑子,不要了娘家,她以为宣平侯府会将她当哪根葱。”
第191章 娘家
骂完,三太太才道,“侯爷,我是依照庶出准备的陪嫁,之前宣平侯府送来的聘礼,我帮着多要了两千两,老太太说缺什么少什么就让我酌qíng添上,福总管那里有名单,没有贪墨她一钱银子,至于那日林二太太送来了三千两,我也换成二十抬陪嫁,侯府还添了十二抬,都一五一十的记着了,没想到在她那里,真金白银才算是钱!”
三太太说完,便骂宣平侯府了,“也不瞧瞧自己送来多少聘礼来,难不成还指望我武安侯府陪嫁她几十倍吗?!”
老太太气的心口疼,摆摆手,“罢了罢了,你拿五千两,带着那些单子去一趟宣平侯,给我和宣平侯夫人说清楚道明白,我这孙女儿就算侯府白养了她十几年,往后别在踏进武安侯府一步!”
侯爷听得一愣,老太太可是最顾忌侯府名声的,今儿是两府结亲的第二天啊,这样就算是决裂了,只怕会让整个京都笑话他们啊,不由得唤了一声,“娘,这事……?”
老太太气的眼眶通红,狠狠的拍着桌子,骂道,“你想替她求qíng?!”
侯爷顿时语咽,没敢说一个字。
一屋子丫鬟都不敢吭声,但都不约而同的在心底嘀咕。
大姑娘今儿可是触到老太太的逆鳞了,老太太最爱惜侯府名声,宣平侯府再怎么数落武安侯府的不是,老太太就算气也能忍,她是武安侯府的女儿,不帮着武安侯府,还当着宣平侯的人摔了武安侯府送去的木耳猪心汤,这是跟侯府决裂啊。
不过丫鬟想,大姑娘摔东西只是泄愤吧,她又不是第一摔东西了,她屋子里的东西不都摔的差不多了么?
再说了,大姑娘可是胆子大的很,也不是没当着老太太的面说她偏心过,也在自己屋子里骂过人,还说让四姑娘做妾的话,老太太听到时,恨不得让丫鬟去掌她的嘴了,今儿说这话,还不是小巫见大巫,只是在侯府,老太太当她是任xing,顾忌她要出嫁,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没想到出嫁了,她真当宣平侯府是武安侯府呢,在府里怎么闹都行,左右也传不出去,在宣平侯府,那还不是一阵风刮,就刮到了京都?
大姑娘怕是气过了头,没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出嫁了啊,不长记xing的人,总是要吃苦头的。
侯爷望了三太太一眼,吩咐福总管拿银票。
三太太站起来,福了福身子,转身离开。
孙妈妈扶着老太太进内堂休息。
安容和沈安溪两个面面相觑,沈安芸的脑袋不会被门挤了吧,明知道老太太不喜欢她了,还敢那么说?
要说这会儿,沈安芸也后悔了,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她只是一时气晕了头,她是笃定侯府会把珊瑚树给她做陪嫁的,宣平侯府送的聘礼,要是有多少就给她多少,谁想到自己敬茶回来,丫鬟告诉她,珊瑚树没有,五千两银票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