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公中,二太太的眉头就陇了起来。
“那一万两要从公中拿?”二太太问道。
四太太脸色微变,没有说话。
早前她就表示了,四房是为了孝顺老太太才收的金蟾,也送给了老太太,最后侯爷送进宫孝敬了皇上。
四房可没捞到好处,不从公中拿,谁拿?
要四太太说,应该大房掏腰包才对,只是这话她不敢提,无疑是惹老太太生气罢了。
四太太心里这样想,脸上却道,“是我们疏忽了,见到金蟾只想到老太太的病,没想到其他,结果连累了侯府,这笔钱该我们四房拿,回去我就变卖陪嫁……”
说着,四太太的声音就弱了下去。
那是一种委屈但必须生受的弱。
安容瞧了心底堵的慌,四太太惯会以退为进,为了孝道做错了事,怎么都是qíng有可原。
再说了,她也表示知道错了,要自己掏,还变卖陪嫁。
这要传扬出去,武安侯府的脊梁骨还不被人戳烂?!
老太太烦躁的摆摆手,“罢了,这笔钱从公中走吧。”
老太太刚发话,二太太就不高兴了,“老太太,一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是侯爷迎来送往,每年的钱也不超过一万两,这笔钱总要有个名头吧?”
武安侯府的家规有些奇特,每个月都会从公中挪两千两存起来,这笔钱,会用来置买田产,除非必须,否则轻易不可动用。
到年末的时候,公中余下的钱,五房平分。
三太太那话的意思是,今年大家没法分钱了,往年少说也能分到两千两。
老太太不高兴,是因为没钱分,指望侯府买东西,这个年过的谁都不会舒坦。
二太太和四太太走的近,不代表她要往外掏两千两银子,她们的qíng分还没有好到那地步。
所以,这笔钱谁掏成了个大问题。
二太太觉得这钱该大房和四房掏,与其余三房无关。
收错礼的是四房,被人算计的是四房,是他们识人不明,四房有责任。
用金蟾谋好处的是侯爷,侯爷怎么也要掏一半。
至于二房三房,半点好处没得到,不能受委屈,他们还指望公中分钱过好个好年呢。
三太太没有说话。
倒是沈安溪忍不住了,“话也不能这么说,大伯父将金蟾送给了皇上,得皇上宠信,难道咱们侯府都没得到好处吗,侯府门第高了,那些巴结的人就多了,我想不只是巴结大伯父一个吧,还有父亲,二叔他们,这些都不算好处,那什么才叫好处?”
二太太被反问的脸色青白。
沈安溪赞同从公中拿,表示三房愿意承担这笔损失。
二太太越想越气,你们三房和大房是嫡亲的手足,侯爷高升,得利最多的就是三房,光是酒水就不知道能挣多少了,自然不在乎那两千两了!
他们呢,根本没有好处好不好!
二太太是不赞同从公中拿,她一句话说了,“好处我是没瞧见,我们老爷官微言轻,巴结的人不多,就算巴结了一次两次,可我们老爷拿了钱也帮不了什么忙,早寒了人心了。”
这是讥讽侯爷不帮忙呢,不然二老爷何至于拿了钱不办事,还不是求侯爷,侯爷推脱的缘故。
侯爷心qíng很差,他起身道,“既然侯府光耀了,二房占不到什么好处,这笔钱就不从公中拿了,四房拿三千两,余下的我掏。”
说完,侯爷迈步离开。
安容勾勾唇,心qíng很好。
她爹的脾气极好,很难让他生气。
但是二太太今儿却是惹怒她爹了。
她爹原本对不帮二老爷还心存愧疚,可是被二太太这么讥讽,他爹也gān脆了一回,既然认为侯府发达了,二房占不到好处,往后有事就别来找他,自己办。
二太太不知道侯爷生气了,她还在沾沾自喜。
而安容却知道,她爹生气起来,有些恐怖,是那种无声无息的恐怖。
她绝对相信,她爹这会儿肯定在盘算怎么把二房分出去。
安容期待她爹的怒气。
侯爷转身离开,表明他的决定不会更改,老太太也就不说什么了。
正好她也要吃药了,便由着孙妈妈扶着离开。
红袖几个丫鬟抱着八匹绸缎走,至于早前老太太说赏赐给四太太的,还赏个毛线,没赏赐几板子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