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宁师太是清晨山普度庵的庵主,据说jīng研佛法,是德高望重的神尼。
传言她出身宫廷,曾是先帝早年的一位妃嫔,因得菩萨入梦点化,是以削发明志,常伴青灯古佛。
先帝信佛,自然不会拂逆,还在宫中替她修了一座佛堂,每日听她诵经念佛。
后来,先帝驾鹤西游,当今皇上便在清晨山修了一座普度庵,将这位仪宁师太给请去了那处。
因为仪宁师太的身份特殊,所以她那庵堂得朝廷供奉,并不受香火。
所以,除了她从前还未入宫时几个要好的姐妹之外,闲杂人等想要进去礼佛,师太是一律不见的。
这些年来,能得师太允许进普度庵的老夫人们年纪都大了,陆陆续续各自西去。
如今,便只剩下了安宁伯老夫人一位。
崔翎从前虽然对外头的世界漠不关心,可这位仪宁师太的大名却是听说过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祖母,时不时地总要提起这一位,好似能得师太的青眼是一件多么无上的光荣。
所以此刻,听到悦儿问起,她便十分震惊。
悦儿抿了抿唇,“我想要见仪宁师太,是想……求得庇护!”
庇护?
崔翎不解问道,“若你是为了和亲柔然的事,大可不必担心。阖家上下的心都向着你,你还有福荣大长公主帮你呢。”
她安慰道,“你看,姜皇后说出那话已经那么久了,可都不曾下过明旨,这便说明,这件事多半成不了了。既然成不了,那你并不需要找仪宁师太庇护啊!”
仪宁师太纵然身份贵重,可她到底是个出家人。
崔翎害怕悦儿口中所谓的庇护,是打算跟着仪宁师太出家,那怎么行!
悦儿双目一垂,眼泪便掉落下来,“五婶婶,你不知道,如今,我除了跟着仪宁师太出家,再没有别的法子了。”
她睁开眼望着崔翎,泪眼婆娑,“太子……太子他……”(未完待续……)</dd>
133 死地(二更)
崔翎疑惑道,“太子?”
福荣大长公主和皇帝是姐弟,太子算起来便是悦儿的表舅。
虽然大长公主和姜皇后关系不好,但皇室子嗣单薄,这层关系算是极亲近的,太子难道会对悦儿……
她面色忽转,震惊地问道,“太子他怎么了?”
悦儿凄然苦笑,“五婶婶也一定想不到吧,英明果决的太子,我的表舅,称他喜欢我呢!”
她嘴唇微抿,目光坚定地说道,“他托人带信给我,要我等待,好似这些天他一直在和姜皇后周旋,我晓得他的为人,作为储君或许尚欠缺几分果敢,可他拧起来,却也……”
先前她只当太子的示好只是一种对晚辈的疼惜,毕竟天家如今所剩的血脉不多,像他们这样的亲缘关系实属稀罕。
可渐渐地,便有些不对了。
太子看着她的眼神越来越深qíng,他对她越来越关心,言语上的暧昧除外,有时还会轻抚她的发丝,甚至探手去摸她的脸颊。
这绝对已经超出了一个舅舅对外甥女的疼爱。
悦儿拧着眉头低声说道,“后来太子和白家四小姐大婚,听说他们琴瑟和谐,我以为他就不会再对我有过度的关心,谁知道他却仍旧如此。”
她明丽的眼眸微动,“五婶婶,姜皇后早就视我为眼中钉,若不是和亲柔然,也会设法将我远嫁,我心里早有准备,倒并不怕这个。我只是怕太子他……”
甥舅之间,隔着辈分和伦理。
太子贵为储君,且是皇帝唯一的继承人,自然不怕惹来非议。
可是她害怕啊!
古往今来,男人做了什么错事,总喜欢将这往女人身上推,一句红颜祸水,就能够将他们的罪责撇得一gān二净。
悦儿不想要陷入这样的不义之中。她父母在堂,有兄弟姐妹。
倘若出了这样的丑闻,将来叫弟妹们如何婚嫁?父母的面子又如何保存?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崔翎听得头皮发麻,这样的荒唐事她以为只会出现在电视剧里,谁知道竟还会真的发生。
她沉吟片刻问道,“你是说,姜皇后早就知道太子对你有那个意思?”
悦儿点了点头,“太子和长龄公主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他常常借故去看望长龄,旁人自然察觉不到什么。可他对我的亲昵。却逃不出姜皇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