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翎便让人在假山上加盖了一座亭子,十五月圆之夜,坐在亭中,不只能看到天上皎洁明亮的圆月,还能看到满城烛火光亮。
五郎径直抱着崔翎上了假山,坐在亭中。
崔翎揉了揉双眼,四下张望了一番,疑惑地问道,“夫君,你叫我来看什么风景?今儿可不是十五,没有圆月,这个时辰,盛京城的百姓们可都睡着了,也没有几家点着烛火,外面黑漆漆的,有什么好看的?”
五郎冲着崔翎微微一笑,指着远处帝宫的方向低声说道,“看到了吗?那是帝宫。变天了!”
159 牵线
皇帝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揭发了姜皇后和太子多年以来对他的谋害,并且当着重臣的面,亲自将帝位社稷jiāo给了恪王。
除了传位的旨意,还有玉玺和印章,在场见证的,不仅有诸位公卿,还有许多大臣。
这是一次合法的继承,而不是谋逆。
皇帝咽气之后,姜皇后就被赐以三尺白绫,一代权后,命陨坤宁殿。
太子多年监国,倒还是有几分见识和骨气的,他晓得弑父弑君的罪名永难洗去,这辈子都没有了翻身之地,所以,留着xing命也不过只是受人屈rǔ,倒不如自绝还显得清净。
所以,在姜皇后死后,他也一头撞死在了金銮殿的柱子上。
太子妃白氏原本是要殉节的,但她昏倒之后,太医竟然检查出她已经怀了身孕。
恪王仁慈,不忍将太子的罪责迁怒到无辜的婴孩身上。
所以,不只没有对太子妃不利,反而令她好生休养,一定要将孩子平安无事地生下来,这是盛朝皇室宝贵而珍惜的一点血脉,不容有失。
因为对太子妃和她腹中孩子的安排得当,倒是赢得了白家人的宽容和谅解。
对于镇南侯白家来说,太子已死,太子妃腹中的孩子还未落地,既不知男女,甚至连能否平安生下来都不知道,所以没有什么奋起与恪王抗争的理由。
而恪王对太子妃的示好,未尝也不是对白家的示好。
镇南侯权衡之下。觉得顺应新帝,不过只是家族失去了一名皇后,可他的女儿还活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是以,便首先带着自己的这一系势力率先向恪王臣服。
朝中原本分为三派,镇南侯是坚定不移的太。子。党,镇国公府袁家则是站在了恪王的身后,而像安宁伯沐阳伯之流。则是中立派,他们只忠于皇帝这个位置,不管是谁做皇帝,他们都是一样服从。
所以,连镇南侯都俯首称臣了,别的朝臣对这次突然的逆袭还有什么异议?
很快,恪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管了整个帝宫,控制了京畿和朝局。
大盛朝变天了。
换了一个皇帝,对崔翎的生活最大的影响是。再也不用担心宫里头的人会时不时盯着自己的脑袋了。
这让她油然而生出一种安全感。
说实话,先前姜皇后数次对她使绊子,她不是不愤怒不害怕的。西北那次已经是她命大。生产那夜的危机若不是万中无一的几率遇到了悦儿这样曾经当过医生的穿越女,她是铁定躲不过去的。
而今,恪王登基称帝了。
虽然她对恪王的印象一般,估计恪王对她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印象。
但好歹袁家是对恪王登基立过汗马功劳的,对于这样的功臣,也许将来恪王会重蹈许多皇帝的覆辙。对功高震主的功臣斩尽杀绝。
但相信她,这件事一定不会现在就发生。
袁家早就萌生了退意,只要能够及时抽身,那么可以全富贵和xing命。
这一点,从袁家拒绝了新帝加官进爵的封赏。却只要了几箱huáng金,就能看出来。
就连出力最多的五郎。也婉拒了新帝封侯的意愿。
五郎抱歉地对崔翎说,“翎儿,原本你也可以风风光光地做一名二品的侯夫人,但是我没有接受皇上的封赏,一来是因为父亲没有接受加官进爵,二来……”
他语气微顿,“二来,其实我志不在此。若是封了侯,将来就要每日里上朝,还要担任军机要务,麻烦死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与你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高兴就去南郊的庄子住几日,不高兴就窝在家里不出门,想怎样就怎样,多自在!”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自觉做错事的小孩被父母逮到后绞尽脑汁的解释。
崔翎觉得好笑,她看起来像是那样贪慕虚荣的女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