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的娇妻_作者:淳汐澜(1331)

2017-04-23 淳汐澜

  凌峰又还称:“冤假错案严重引发朝廷公平公正,而误判或乱判更会使朝廷失去公平公正和公义,以致腐风弥纶,人心散佚,法纲流离,社会动dàng,其祸害之烈,不亚于贪官之祸。”

  一些向着王文东的人就与凌峰打起了嘴仗。有的甚至指责凌峰因为在吏部一家独大,不愿权利被瓜分,故意让右侍郎之位空置,其心可诛。

  凌峰毫不理会,只一口咬定王文东清廉有余,变通不足,公正有余,却毫无明察是非之心,不可委于重任。

  经过一场舌尖上的较量后,凌峰又甩出王文东在任上制造出的诸多冤假错案。

  果然如凌峰所说,王文东在断案判案时,非常的想当然。

  因同qíng弱小,就偏向弱小。富者与贫者打官司,不问原由,必是富者错。

  更是极力推祟礼法大于津法,使得家务事里的矛盾不问对错,父无错子错,伯叔无错,子侄错。婆无错媳错,弄得好些有冤案在身却处于弱势地位的人都不敢再进公堂。

  为求蔽端,宁屈乡坤。使得乡坤满腹怨气。

  为争言貌,宁屈小民,使得百姓怨气冲天。

  件件桩桩,无不发人深醒。

  最后,凌峰大胜,王文东被迫致仕。

  最后便宜了陕西布政使顾天放,由顾取代任吏部右侍郎。

  凌峰凭借一张舌头,就生生斩断三品朝廷大员的仕途之路,狙击了王家前进的步伐,王家人恨透了凌峰,却又无可耐何。

  但凌峰却以嚣张跋扈的姿态继续碾压王家,再一次狙击了王文东的族弟王向南的仕途之路,从贵州右参议的位置上被迫致仕,这下子王家除了愤怒外,还恐惧起来,认为有人故意针对王家。

  王家人仔细过滤了王家的政敌,都不得其解。最后只好腼着老脸,去求姻亲秦家。

  秦家也莫名其妙,不过仍是携王文东兄弟进京来,找上了双榆胡同张家。

  双榆胡同张家与保定秦家已是实打实的姻亲,自然要共同进退的。而当初张夫人求娶秦氏时,姿态可是摆得极低,秦家这才同意把嫡女嫁给张瑞。

  只是让秦大爷没有料到的是,张如海却是苦笑道:“我也不知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不止在朝堂上说不上话,甚至在礼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也开始有人顶撞我。那可恶的李少秋还处处与我作对,我如今在朝堂,也是举步维艰。”

  张如海立马道:“这些年年我在朝堂上可是一直和稀泥的,也少有得罪人的时候。我实在想不到还有谁故意针对我。”

  张如海进取不足,守成有余,加上张家自张老太爷去后,越发低调谨慎,轻易不敢得罪人。也正是因为张家一直保持低调的作风,在朝堂上几乎没怎么树敌,所以秦大爷纳闷起来。

  秦大爷又问:“那李少秋又是谁的人?”

  “是谁的人我也不大清楚,不过,他们家与凌家向来jiāo好。”忽然张如海如遭雷击,瞪大了眼,震惊道:“我自认与李少秋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可好端端的他就与我作对,该不会是受人指使吧?”

  秦大爷目光一闪,“难不成,会是凌峰主使?”

  张如海下意识就摇头:“应该不至于吧,咱们家与凌家虽无jiāo集,可也没jiāo恶呀。更何况,我家老二,还与凌峰的小舅子是同窗好友,靠着这层关系,与凌峰也还渐渐有了些jiāoqíng。”张如海还不知道他的二儿媳妇早就把凌峰的妻子小舅子得罪狠了的事儿。

  秦大爷又向张如海打探凌峰为何要针对王家。

  张如海也是一脸茫然:“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不过我好像隐约听了点风声,有朝臣也觉得凌峰无缘无故针对王家,很是奇怪,就问其原因。凌峰就指着官衙

  外头那一片槐树,称:这些树大概有百十年了吧,都已长出藤藤网网了,想要砍掉这棵树,也只能先除掉这些藤藤网网。”

  秦大爷狐疑地看着王文东,和王文东兄弟都不是笨蛋,很快就品出其意味来,脸色微变。

  王文东神色微雯,猜测道:“听起来,不是我们王家得罪了凌峰,而是与我们有关系但势力比我们还要大的人家得罪了凌峰。”

  王向南也点头分析道:“凌峰暂且没法子对付对方,所以就先朝咱们家下手。”

  兄弟二人同时点头,但问题又来了,王家姻亲众多,并且个个背景不俗,究竟哪家得罪了凌峰,以至于让他们遭受无妄之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