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茹见都是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忍不住眨眨眼,笑道:“你不是一向不喜欢读书?”楼易这人xing子安静不下来,老爷子每次罚他,都是要他抄书练字,闹到现在,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绝不动这些儒学经典,就算看书,也看兵法韬略之类……
楼易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觑了小茹一眼,哀声道:“还不是媳妇你说的,古时就有胎教之法,太姜‘目不视恶色,耳不听yín声,口不出傲言’生下周文王。我这不是指望着你肚子里的小东西现在就受受熏陶,虽然不至于要他才高八斗,但是至少得品德端方,能识文断字吧……”
小茹一下子乐得眉眼弯弯,好像古时候的胎教,都是说给孕妇听的吧……不过,看他一本正经的模样,小茹也不想告诉这家伙,如今时候尚早,他就是念给孩子听,孩子也听不见……
之后的几个月,楼易果然说到做到,虽然衙门里事务多,他十分忙碌,回家之后已经很疲惫了,却对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关爱备至,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对着孩子说说话,念一念诗书,伸手摸一摸小茹的肚子。若是空闲时间多,小茹的jīng神也好的话,他还会陪着小茹一起在园子里散散步,两人之间的气氛是越加和谐。
每次小茹看到楼易在路上见到什么都要跟肚子里的小包子‘汇报’,瞧着他脸上喜气洋洋,丰富多彩的表qíng,小茹便不自觉感到轻快许多。
小茹养胎的日子波澜不惊,平稳顺遂地过着,而赵辛的复健,进行的也是非常顺利。
不得不说,赵辛那妮子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她的毅力却是非同凡响。
本来,据小茹估算,赵辛起码要在chuáng上躺两三个月,伤口才能愈合,而要开始简单活动,大概得半年以后,却不曾想,赵辛的恢复力qiáng得让楼易和丁峰这两个习武之人都惊讶不已,居然只花了十余日,伤口便愈合了,而坚持着抛下轮椅和拐杖走路,竟然是在伤口愈合之后的短短三个月之后。这速度简直让小茹张口结舌……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小茹配出来的药材效果非凡的原因,但赵辛本身的意志,也不容小觑啊。
这些日子以来,小茹除了养胎之外唯一被允许做的工作,就是帮赵辛复健,当然,她要做的着实不多,只是每隔两日帮赵辛以金针刺激韧带愈合生长,至于其它的,像熬药,配制药浴,缓解疼痛,通过按摩帮助痊愈之类,全是孟妮儿和晓燕的活儿,这两位在小茹身边儿久了,这种事当然做得来。
而复健最重要的环节,大概要算是帮赵辛重新适应自己的小腿,让她的小腿恢复行走的功能了。事实上,这个活儿是丁峰的,只有他最合适,小茹只要把基本动作告诉他就可以,丁峰好歹算得上武学高手,对肢体的控制,可比小茹jīng通许多。
第237章 凶兆——幽居
半空中一片飞鸟惊惶掠过,吓得窝在藤椅下养神的小狐狸毛发直立。
哪怕是闭门不出,在家修养的小茹,也隐约感觉到最近家里的气氛莫名有些紧张,先不说楼易和丁峰连着十几天夜不归宿,丁峰竟然连守着赵辛复健的时间都没有了,家里的信鸽往来比往常频繁得多,几乎天天有鸽子来来去去,光是今天早晨,楼易忽然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收拾东西说要去乡下的一座庄子暂住,就把小茹给惊得不轻,要知道,自从自己怀孕之后,楼易可是恨不得天天把她锁在家里,哪也不去,更何况,赵辛的伤口刚愈合,复健开始没两天,此时便移动地方,实在说不过去……而且,他们刚到广州,连家业都没怎么置办妥当,什么时候竟然有了庄子?
小茹蹙着眉,心不在焉地扫着手里的书,心想,不会是京里面出什么事儿了吧?楼易竟然连衙门都不去了,这可不大正常……
不管小茹怎么想,楼易和丁峰看样子是下了决心,今天一大早儿,天还没亮,全府的上下老幼,除了孕妇和伤患,就齐心协力,开始准备出行。
当然不可能是全走,府里怎么也要留下人看家,除了小茹和楼易这两口子,加上老太太,凡哥儿,福儿和丁峰之外,晓燕孟妮儿当然要跟着,赵辛需要让小茹照看,也是要去的,还有江依派来照料小茹的两个婆子——常妈和赵妈。这两个都是伺候过孕妇,经验丰富之人,有他们跟着,小茹省心不少,另外,用顺手的贴身的人也都去,几个伺候小辈儿的丫头小厮,赶车的,看家护院的侍卫,拉拉杂杂好一堆人,还有大大小小的宠物若g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