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敏皇贵妃_作者:李筝(501)

2017-04-24 李筝

  无论琴声歌声都能穿过珠帘和纱幔飘到茶楼里每一个包间,可是却没有人能看清楚竹亭里面的乐师和歌女。

  凤凰茶楼请的乐师和歌女都是极好的,有的是从青楼请的,有的甚至是不为人知的闺阁佳丽。所以,凤凰茶楼的乐师和歌女都是神秘而矜贵的,谁也别想窥视。

  她们进出竹亭也都是轻纱蒙面,侍女搀扶,直接进入专用的楼道里面,如果去得早,或许能看到一个一闪而逝的身影,但也仅仅是一个背影而已。别说客人,就是在凤凰茶楼服务多年的伙计也没见过这些乐师的真面目。

  元嘉六年三月间,凤凰茶楼又请到一位新的乐师,据说姓孟。

  这位孟小姐随心拨弄,但闻琴声悠扬,既有富贵人家的雍容大气,又有小康之家的和乐美满;琴声里既有豪门大院亭台楼阁,又有乡野山村小桥流水。这是一位用心弹奏的乐师,她第一次在凤凰茶楼登台演奏的时候,无论掌柜伙计还是楼上楼下的客人,全都沉浸在她的琴声里,沉静在那种自由而欣喜的心境中。

  为了听琴,当天的客人基本上第二天全都到了,经过人们口耳相传,又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凤凰茶楼再一次爆满。可是,这一天她却没有弹琴,只是用竹笛chuī了一支曲子。

  那笛声是怎样的悠扬婉转啊,沉浸在她的笛声中,仿佛沐浴在三月的柔风与阳光中,仿佛能看到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仿佛能听到小鸟欢快的歌唱,仿佛能看到夕阳下一群鸭子蹒跚地回家……

  那种温馨与惬意感染了每一个人,在那短短的一刻钟里,几乎所有人的心都遗失在笛声里。等笛声结束,大家重新拾回自己的心,才发现自己心里多了一些温馨、幸福与满足。

  来此的客人多半都是舞文弄墨的学子,对音乐,他们心如明镜似的,谁弹得好,谁用了多少心,他们一听就明白。可是,他们从未听过如此动人的音乐。为此,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位乐师心生好奇与仰慕,偏偏掌柜不予通融,任你好说歹说,想要隔帘说句话都不成。

  两个月过去了,凤凰茶楼的孟小姐声名鹊起,仰慕者越来越多,身份也一个比一个贵重。若不是因为她是皇城督尉易大人亲自送过来的,凤凰茶楼的掌柜或许就经不住那些权贵的压力了。

  因为有易锦鸿,所以羽衣才能有恃无恐,自由自在地弹自己喜欢的曲子,弹那些心底的期盼和渴望。

  她是那样的渴望自由,然而茶楼的客人却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将她囚禁起来。有幸凤凰茶楼不仅仅是一座茶楼,荥阳城的大小官吏权贵们都明白这是一家背后有主的茶楼,所以他们绝不能用qiáng,只能想其他的办法。

  这群年轻公子实在被琴音迷惑了心智,幻想着一代绝色佳人,很快便想出一个办法来。茶楼有规矩不让乐师和客人见面,但没说不让递条子吧?他们找了荣国公家的小世子(简皇后的娘家人)缠了掌柜很久,掌柜迫于无奈,终于答应为他们传信。于是,一群疯狂的读书人便在薰香的梅花笺纸上洋洋洒洒地写着各自的崇敬和仰慕。

  这些人,羽衣心里是不怎么看得起的。心里想着,这群年轻公子不过靠着父辈的庇荫才能整日里无所事事呼朋唤友,借探究学问之名行悠闲玩乐寻花问柳之实。那些所谓的诗词多半都是从诗经里摘抄的,还有些词不达意。对这些qíng信,她从来不回,直接烧掉。

  又是半年过去了,日子似乎很平静,也很惬意。那些书生公子看她完全不理会这些信笺,慢慢的也就失去了耐心,只有两三人不舍不弃,三五日就送一枝花,附一张信笺。

  羽衣喜欢这样的生活,不想却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扰乱了她的心。

  那天,她一如以往闲适地弹了一首曲子,曲子里有她的梦想和期盼,还有一丝淡淡的茫然和忧伤。她向往自由平淡,然而,她的未来在哪里?幸福又在哪里呢?

  就在那天,她收到一张素笺,却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那笔字是极好的,清隽有力,然而却没有半句浮夸之词。那个叫徐子悦的人由琴音识人心,很诚恳地写下他自己的年龄、身份、喜好、家庭等等,然后慎重地向她求婚。他说无论她是什么身份,什么容貌,有过怎样的过往,他全都不在乎。他只有找到知己的喜悦,他盼望能与她共结连理,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为了让她相信自己的诚意,徐子悦还送上了徐家在京城的八家店铺的地契与转让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