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玥看到了女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和不确定,却只是说:“先生说走就走,往后难以得见,若玥不免觉得遗憾。”
董若喻亦是附和若玥的话,道,“先生走了,会否写信回来?”
对上两个人期盼的目光,王涴溪想了想才慎重的说,“我尽量……半年一封?”
若玥哀叹,“可怜半年以后我的六姐姐会否已经出嫁,收不到那信儿了。”脸一红,董若喻也不甘心的跟着说,“可怜我那七妹妹,半年后不知道许给了哪户人家,亦是收不到那信儿了。”
“那到了一个地方便写一封信好么?”
秋天的气息渐渐浓郁起来,一转眼一年又要过去了,这样的季节上演离别大概总容易让人落寞。
三天后,女先生王涴溪轻装简从离开了董府,董三爷派人护送其去往边关,董六小姐和董七小姐亲送了她。从此都不再需要去学堂,两个人心中一时间却总有些空空落落的。这个时候的若玥并没有想到,会有一天能够再见到王涴溪,还是在那样的qíng况下相遇。
半个多月后,是董三太太外孙的满月礼,没有不去的道理,也少不得的是董三太太带着若玥一起去了。
坐在宾客席间,若玥挨着董三太太,与周围的不多相熟的女眷们周旋着,听她们七嘴八舌的谈论。她们大约是不知晓若玥与董三太太的身份,谈论的都是与董若欣有关的事qíng,譬如说庶女嫁了嫡子,譬如说头胎竟然生了嫡子真是好命,再譬如,刘家二少爷房中到如今竟无一侍妾,这个刘家二少奶奶当真是善妒。若玥听着这些话不免她们太过碎嘴了些,又见董三太太仍能一脸平淡的坐在席间,不能不佩服。
这席间的诸多人,无一人识得董三太太的身份,以及刘家如此怠慢亲家,皆是若玥始料未及的。倒不是说非要认识或者是如何,只是觉得……既然是刘家请来的客人,怎么也不至于连刘家二少奶奶的嫡母也一点儿印象都没有罢,还有这吵吵嚷嚷的气氛实在让人觉得烦闷。若玥似乎明白了为何刘家愿意让嫡子娶一个庶女了,倒真的不仅仅是希望董家能提拔这位不算太争气的嫡次子……
“这位姐姐长得真好看。”
若玥走神之时,听见有人与她说话,便不自觉的转过头去。只见身侧坐下了一位长得算是丽质的妙龄少女,并不是认识的人,若玥便只冲她笑了笑,说,“过奖了。”
董三太太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看了一眼那人,倒也未说什么。那人又凑近了若玥,问,“听说刘家的二少奶奶长得十分漂亮,是真的么?会有姐姐长得好看么?”
被不相熟的人称姐姐,若玥觉得不是很舒服,回答她的话也很有些漫不经心,“是的罢。”
那人还想说什么,但满月礼已经开始了,众人都纷纷闭了口,她自然也不好再开口了。
告上、告祖、迎子、佩璋、命名、指认、认定、祈福等一系列的仪式下来,若玥唯一捕捉到的有用信息是,这位小少爷名为刘贺,贺,以礼相奉庆也,以此寓意喜庆。
认亲的时候,若玥得知与她和董三太太一起的都是刘家请来的亲戚邻里,而这些人,在得知了董三太太和若玥身份的时候,纷纷醒悟了先前自己的失言,脸色好不尴尬。
若玥和董三太太真正算得上见到董若欣已经是宴席开始了好一会儿之后了。似乎是突然的意识到了对她们的怠慢,刘家吩咐了两名丫鬟过来请两人去内院,董三太太便带着若玥去了。
刘家的小少爷刘贺这个时候正呼呼睡得正香,董若欣看着他的眼神温柔,但在看见董三太太和若玥的时候,那股温柔就没有了。董三太太将准备好的一对玉佩和长命锁递了过去,却是问她,“在这儿可曾受过什么委屈?”
董若欣接过东西,说,“谢谢母亲”复垂了垂眼,道,“不曾受什么委屈。”
“若是受了委屈不需要忍气吞声,三爷不会舍得你受委屈的。”董三太太也不说其他的什么,只委婉提醒董若欣,即便不相信她,也至少还有董三爷一定会为她撑腰。
“是,我明白。”董若欣又回了一句。
她来刘家的确是没有受任何的委屈,婆婆不曾为难她什么,嫂嫂也是,未出嫁的小姑子也还算好相处,但是她也都明白,这些都是因为沾了董家的光,都是因为她姓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