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三个,”颜秉初指了指一边年龄有些偏小的丫鬟,“院子里也有府里的三等丫鬟,总不能说我偏心,缀幽和嬷嬷就帮我注意着,只挑好的带着。”
林嬷嬷笑着答应了,又向众人道,“如今我们也要改改口了,该叫姑娘夫人了。”
颜秉初怔了一怔,这才注意到其中区别,似笑非笑地瞥了眼笑嘻嘻的文杏和应得最快的缀幽。
原来,谢诩还经过了考察期。
颜秉初还没有掌管中馈的打算,然而她带进来的四房下人,都被宋氏安排好了位置,颜秉初心下感动,休息了一会,趁着谢诩今日中午不回来的空档,带着文杏和文柏去了宋氏的念高远。
是个和名字极为相称的院子,全是四季常青的植物乔木,一派清幽。
宋氏身边的大丫鬟玳瑁替她打了帘子笑道,“少夫人来了。”
宋氏正在看新出的话本子,见到她愣一愣,连忙放下手中的书,向她招手笑道,“怎么来了?没有休息休息?世子呢,怎么没同你一块儿?”
“世子出去了,”颜秉初亲昵地在宋氏身边坐下,“初儿来看看娘,想和娘一同吃饭。”
都说婆媳关系亲而不腻,其实并不能适用在颜秉初这儿,她定亲得早,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国公府由老太君和宋氏手把手带着身边教着的,对于宋氏来说真真切切是半个女儿了。
“好,好,我们娘俩儿今天一块吃,”宋氏伸手揽住她,又偏头仔细地看了看她身上的衣服,笑道,“今儿这身不错,这花儿绣得格外好。”
颜秉初闻言也低头打量,今早上闹了那么一出,缀幽取了衣服来,她也就急急穿上了,还没仔细看过绣花,宋氏说的是领口和袖口的宽边上都绣着一串一串的葡萄,衬着浅粉色的宽边底和细小的绿色长藤,格外好看。
葡萄枝叶蔓延,果实累累,往往含着子孙绵长,多子多福的寓意。
而显然,颜秉初没明白宋氏的意思,“这是嬷嬷的手艺,”颜秉初笑眯眯地应道,回头又让文柏将手中的包袱取来打开,原来是两双鞋子,“这两双是初儿给娘做的。”
宋氏接过,是夏日里常穿的丝履,一双水绿色,绣着荷花,一双浅紫,绣着牡丹。宋氏喜爱地抚了抚,“这绣得这么好,娘倒是舍不得穿了。”
颜秉初见她喜欢,自然很高兴,笑道,“娘不知道我绣得很快?已经能和嬷嬷一般,不用打底直接绣了,快得很。娘喜欢,我赶明儿多做几双出来。”
宋氏闻言笑道,“那娘可不敢,累着我们初儿,世子可要找我这个娘了。”说着将鞋jiāo给玳瑁,让她仔细收好。
第一三一章出府
燕国公府人口极为简单,大厨房只偶尔宴客或节日时才开大灶台,平日只设下人的饭菜,各院子的三餐均由小厨房出,只不过材料从大厨房领罢了。
所以颜秉初在宋氏这儿吃饭,只需派人往两院的小厨房说一声就行了。
“我想着,你不来,还得给你送去呢,正巧了。”宋氏笑着示意身后的小丫鬟将手中捧着的斗彩莲花的大汤煲放在桌上,亲自取了一小碗,撇了汤上一层油,盛好放到颜秉初面前,“特意命厨房给你煲的,娘厨房的嬷嬷煲汤最是一把好手,尝尝看,里头放了当归,红参,枸杞子,补人的很。”
颜秉初舀了舀面前清褐色的jī汤,向宋氏笑道,“多谢娘费心了。”
这一顿,也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两人边聊边吃,显然极为开心。
下午,颜秉初满足地睡了半个时辰,等到谢诩回来时,她的jīng神已经稍稍养回来了一些,正兴致盎然地握着鱼竿坐在池塘边的大树下。
谢诩悄悄地走到她身后,搂住她的腰,咬她耳朵道,“半天都在这钓了鱼?”
颜秉初用胳膊肘推他,“做什么,鱼都被你吓跑了”
“哪里有鱼?我怎么没瞧见?”谢诩不认账,手也一点没放松。
身后跟着的丫鬟极有眼色地离得远了些,背过身去。
有谢诩在一旁闹着,颜秉初也不耐烦地扔了鱼竿,被谢诩牵着进了屋。
到了晚间,两人都洗过澡,颜秉初却怎么也不肯上chuáng睡,她摆出棋盘,有些讨好地看着谢诩,“我们下一盘棋好不好?”
谢诩有些狐疑地看了看她,她的水平实在是太烂了,不知背了多少本棋谱也是马马虎虎,听说国子监结束棋艺这门课时曾发狠心再也不碰棋的,怎么突然今天就想要下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