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秉初微微一愣,和张娴互看了一眼,她想了想,将那三角形拆开,比划着折短了其中的两根,递给杜瑶道:“你拼拼看。”
杜瑶有些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接过树枝,左拼右拼,三根树枝怎么拼都拼不成一个三角形。她不禁“咦”了一声。
颜秉初微微一笑:“三角形的形成都是有条件的。你爹你母亲还有金姨娘并不能凑成一个三角形。三个人,只有每个人都会为另外两人着想,才能凑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她指了指其中短掉的那两个。
杜瑶沉默地继续摆弄那三根树枝,过了片刻,她突然抬起头说道:“以后我相公要是敢纳妾,我就……我就再也不同他好了”
怎么话题转到这个上面去了
颜秉初张大了嘴巴看着她。杜瑶又思索了一会儿,似乎下定决心了似的,重重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嗯就这么办”
颜秉初有些愣愣地眨了眨眼。
杜瑶又恢复了jīng神,她突然一副要听八卦的模样问道:“你们呢?”
颜秉初指着自己的鼻子结结巴巴地道:“我……们?也……也包括我?”见杜瑶点头。又急忙摆手:“我还小呢”
杜瑶白了她一眼,不满道:“说给我们听听又怎么样,这会儿又没旁人,不许做这副搪塞模样。”
颜秉初只好真的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找一个不会纳妾的就像我爹那样的”
杜瑶认真想了一会儿,觉得有些道理便点点头,转而羡慕道:“你爹真好。”说着又看向张娴。
张娴淡淡一笑:“我?我已经定亲了。”
啊颜秉初惊讶地扬起眉。
杜瑶更夸张,一下子扑过去,拽着张娴的胳膊问道:“娴姐你……你都没有告诉过我”
张娴面色平淡,微微笑道:“这个有什么好说的?女孩子总归会有一天要定亲的。”
“这怎么能这么说?”张娴的冷淡丝毫没有浇灭杜瑶听到此消息的热qíng,她继续问道:“是谁家?我们认识么?”
张娴垂下眼睛道:“是江南西路的一大户人家,姓王。”
杜瑶两只手托着下巴,满面遐思:“江南啊,听说江南多才子。娴姐的未来夫君一定是个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君子。我将来也要找个这样的夫君”
颜秉初忍俊不禁,这明显还是小姑娘的看法嘛她看着脸有红晕,目色迷离的杜瑶和相比之下神色平静的张娴,心里暗暗琢磨着。
杜瑶虽偶为家中姨娘和两个庶姐烦恼,可杜夫人毕竟是当家主母,杜瑶身为嫡女,将来的婚事并无多大烦恼,所以提及婚事还会有一派天真烂漫之态。
而张娴,虽然只有二十岁,谈起自己的婚事,竟只有冷静,毫无一丝娇羞,似乎对这桩婚事并无多大期待。听闻张娴同自己的祖母一起生活,家中并无旁人,不知为什么这亲事定的这样早,定的这样远。
那自己呢?
颜秉初苦恼地皱起眉头,她今年七岁,搁在前世才上一年级呢,什么概念都没有,只想着吃和玩,哪里会想到夫君什么的现在,杜瑶一个八岁女童就在担心将来夫君纳妾的问题
她扳着手指慢慢盘算着,古代女孩子一般十五岁及笄嫁人,十三四岁就该定亲了。嗯,张娴是个例外,那她就按十三岁算。十三岁,她还有不到五年的时间,虽然徐氏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可她总不能真的两眼一抹黑地听由徐氏给订了亲,就这么嫁出去吧。
公公婆婆,妾室通房,小姑子小叔子,这些全都是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颜秉初慢慢思索着,一定要弄清楚对方的人品家世。嗯,不要太富贵,一来容易招惹麻烦,二来,自家麻烦肯定也特别多;也不能太穷,当然首先徐氏肯定不会答应,再来,贫贱夫妻百事哀,她可没兴趣在古代当个huáng脸婆。最最重要的是对方的人了
唉,颜秉初叹了一口气,这人是最难说的,如果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就好了
对呀按着自己的想法来颜秉初眼睛一亮。前世的时候,她有个舍友经常感叹要去幼儿园门口领一小正太回家,实施养成计划,说这样培养出来的老公又贴心又合心。
颜秉初捂着嘴傻乎乎地笑起来,她现在完全可以找个小正太来实施那个计划啦只是……颜秉初有些泄气,她除了颜秉君,并不认识旁的小正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