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瞅着单雅欢喜地赞同说道:”好,就这么说定了,一会儿二姐好好犒赏犒赏你和小石头,你们歇会儿吧,才从山上回来,一准累了。”
单雅听了,敢忙笑着拉着二丫出来,瞅着小石头问道:“小石头,累不累?”
小石头正在从背篓里往外拿兔子,听到单雅地问话,立马笑着扭过脸儿来瞅着她俩说道:“一点儿也不累,想着今儿晚上有好吃的,这心里可是欢喜着的。”
单雅这才瞅着二丫笑着说道:“二姐,听到了吧,小石头说他不累的,三丫也不累,一会儿杨大哥和杨二哥会把兔笼送过来的,三丫看看究竟放到哪里合适。”
她说着,便松开了手,朝着院子里奔去。
二丫瞅着欢喜的小石头和单雅,心里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便在心里暗自琢磨着做点儿什么好菜,好好地给他俩补一顿。
却说单雅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儿,想着兔子的汗腺少,又怕热、喜寒、爱动,喜欢安静、清洁、凉慡、gān燥的环境。
于是,她看来看去,最终决定把兔笼先安置在柴房旁儿的南墙旁儿,那里比较yīn凉,最适合放兔笼。
再者,她想着兔仔小,散养着,而大兔子则在笼内养着,到时候若是太热了,随时也可以挪动地方。
按照单雅的想法,她既想卖兔ròu,兔皮,更想把兔毛收拢到一起纺成毛线,用来打毛衣。
若是在chūn、秋两季穿在身上,那可是美美的。
到时候,她可就是名副其实的毛线、毛衣第一人了。
当然,这只是单雅的初步想法。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能不能把兔子给养活了,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单雅也就是在心里这么一想罢了,目前安置兔子、如何把兔子养活了,这才是她想得最紧要的大事儿。
就在单雅径自沉思的时候,院门突然被推开了。
不等单雅抬头,就听到小石头欢喜地站起来奔了过来,笑着喊道:“大郎哥、二郎哥,你们送兔笼来了。”
单雅也敢忙迎了过来,笑着说道:“这么快就拿来了,来,放这里吧。”
单雅瞅着杨大郎和杨二郎搬来的兔笼,和前世自己在同学家见的大不同。
这里是木制的单笼,高度比较低,宽度也窄了点儿,长度也短了一点儿,笼门是cha棍子的木头门,底部与地面根本就没有距离。
前世同学家的是多层重叠水泥、金属笼子,一只兔子的笼子高度就在五十厘米左右,长、宽也都在六十到七十厘米,底离地也有三十厘米,笼门开关都极其得方便。
单雅细细地想着,便在心里暗自记了下来,想着先凑合着吧,等手里有了银子,再找人专门做一个大的符合前世的兔子笼。
等到兔笼放好了,杨大郎却朝着身后的杨二郎示意了一下,杨二郎转身就飞跑了出去。
小石头见了,忙忙地瞅着杨大郎问道:“杨大哥,二哥怎么回去了?我还有话要跟他说的。”
他说着就要追过去,却被杨大郎一把抓住了,笑着解释地说道:“你等着,他一会儿还回来的,刚回去拿东西去了。”
小石头听了,这才站下了,瞅着杨大郎疑惑地问道:“拿什么东西啊?那么当紧。”
杨大郎笑着卖了个关子,伸手在小石头的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亲昵地笑着说道:“那么急gān吗?等他来了不就知道了?”
他说着,便抬起头看着单雅笑着说道:“三丫,这兔子是真不好养,你先养养试试吧?若是实在养不成也别急,我们家养过好几次,一直没能养活的。”
单雅敢忙笑着说道:“大郎哥,三丫不急,就是想养养试试,成了自然好,不成也不会有多少损失的。”
杨大郎看着单雅点了点头,笑着继续说道:“我爹本来说今天就找人来杀猪的,但天晚了,又要找人,所以只能明天才杀了,到时候你们家去看吧?”
单雅听了,笑着说道:“这天雪才化了不久,ròu又放不坏,明天杀就明天杀吧,今儿咱也不少ròu吃,先把这兔子ròu吃了,兔子ròu也是很香的。”
就在这时候,杨二郎拿着一个篮子奔了进来,杨大郎笑瞅着小石头说道:“喏,自己看去。”
他说着,便径自转身朝着堂屋走去,寻二丫去了。
单雅和小石头敢忙低头往篮子里一瞧,咦,这不是喜鹊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