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家本来就是没出五福的亲戚,故此见了面比别人要亲近些儿,更何况当初杨满根家分家的时候,老杨头还帮了忙的。
单雅看着他们亲热的说话,忙笑着叫了一声杨爷爷,便在小石头和狗蛋的叫声中爬上了车,随后,杨大郎和杨二郎也上来坐了。
杨满根则跟着老杨头坐在了车辕上,这样方便两人说话。
老杨头手一抖,鞭子便打在了牛身上,牛车便跑了起来。
由于一大早就醒了,在车子的颠簸中,单雅慢慢便感到困了。
于是,她便眯了眼儿,谁料她不知不觉竟睡着了。
等到单雅醒过来得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眼前一片绿色的景象。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吐出了一口浊气,扭脸往旁边儿看去,见鞭子此时已然到了杨满根的手中,赶车的人变成了杨满根,杨老头则坐在车辕上,垂着头打着瞌睡。
单雅抬起头来看了看四周,见路上的车辆比她睡着前多了许多,又抬起头看了看前方,除了路还是路,不由低声问道:“叔,离县城还远么?”
☆、126.第126章 北山书院啊
杨满根听了,回头瞥了单雅一眼儿,笑着说道:“三丫,你醒了,咱们已经走了一个多时辰了,再走三刻钟,想必也该到了,你看,前面来往的行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单雅闻言,急忙往前面看去。
她注目看了一会儿,才发现前面果然有几个黑点儿闪过,不由泄了气,在心里低喃着,人并不多呀。
杨满根好似感受到她的失落一般,笑着低声说道:“三丫,方才叔可是连人都瞧不到的。”
单雅听了,登时便振作起来,笑着低声说道:“叔,只要咱们赶到县城的时候不是午时就好。”
杨满根听了,笑着低声安慰地说道:“三丫,你就放心吧,午时的时候,咱们只怕已经围着书院转一圈儿了,你还记得上一次叔陪你来县城的时候么?这一次肯定比那时到得早。”
单雅听了,忙笑着点了点头。
两个人时不时地低低说几句话,没想到倒把老杨头给吵醒了。
他猛然坐直了身体,朝着前面看了看,随后便用手搓了搓脸儿,笑着说道:“就要到了啊,进了城,咱们就直奔书院。”
他说着,便朝着杨满根伸出手去继续说道:“满根,把鞭子给叔吧,你赶了一路了,也挺累得,好好歇歇。”
杨满根笑着说道:“叔,我不累,前面就要到了,等咱们进了县城,再换手吧,书院我还真没去过,不知道怎么走的。”
不等他说完,单雅就听到身后的小石头迷糊地惊讶说道:“书院?到了么?”
单雅听了,急忙转身一瞧,见小石头的眼睛迷糊地看了过来,不由笑着安抚他说道:“还没呢?快到县城了。”
小石头听了,忙忙地往四周看了一眼儿,便紧忙着抬起手揉眼睛。
待到他的眼睛揉好了,便伸出另一只手,连叫带推地喊着坐在他身旁儿睡着的狗蛋。
他这一叫唤,车上的人登时都醒了,顿时热闹起来。
很快地,他们的牛车便来到了县城门口,车速便渐渐地慢了下来。
待他们进了县城,小石头和狗蛋的眼睛都不够了用了一般,稀奇地看看这边儿,问问那边儿,高兴的跟过年似的。
单雅见了,心里感到酸酸的,想着他们从小没有来过县城,此时自然看什么都稀奇了。
牛车继续往前疾奔着,眼见得离书院越来越近了,老杨头倒有一种近乡qíng怯的感觉,翘着头,紧张地朝前张望着。
忽然,他手中的鞭子举了起来,兴奋地哆嗦着说道:“喏,就在前面,你们快看啊,那个大门前的两个大狮子看到了吧?”
众人闻言,急忙顺着他手中鞭子指得方向朝前望去。
单雅仔细地瞅着,见在前面的极远处,有一个朝南的大门,而门的两边儿,果然坐落着两个石雕的大狮子。
待到离得近了,单雅才发现,在那个大门的上面,有一块儿石刻匾额,匾上用隶书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北山书院’,在它的左下角,则提着落款,由于字小,她便没仔细看。
老杨头远远地便停了牛车,抬着头朝着那边儿不停地看着。
单雅见了,知道他多年没来了,此时定然qíngcháo起伏、感慨万千,便静静地没有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