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断的寒暄,说的都是孩子们的事,但是句句都带着其他异味,最后,两人分离之际还十分不舍。
纪茗萱回到贤仪宫,处理宫务再去荣寿宫侍疾,随后教授妙珂和妧芷识字,就这样一天就给过去。
读书这档子事,纪茗萱从未担心过。
昔日教沛儿和沐儿,沛儿十分有耐心,也肯学爱学,所以出不了错。沐儿十分聪慧,纪茗萱还知道这小子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若是以前跳脱的xing子,纪茗萱还会担心几分,如今他稳重下来,纪茗萱更不担心了。
果然,这上学的第一天,十分顺利。
听伺候两位皇子的下人说,今日老师大大表扬了三位皇子。
所以,纪茗萱也不去问沛儿和沐儿的功课。用过膳后,纪茗萱带着四个孩子又去了荣寿宫。
在荣寿宫里,纪茗萱就放任沐儿兴奋的说着学堂的事,躺在chuáng上的太后的笑容瞬时间多了几倍。
程嬷嬷感激的看了纪茗萱一眼,纪茗萱似乎并未察觉,只是看着孩子欣慰的笑着。
一屋子人欢欢乐乐的,赵存洅进来的时候看到这等景象,心中不免轻松高兴了许多。
今日教授三位皇儿的老师,是具有识才的孟老夫子,孟老夫子是国子监的老学者,只是呆在国子监做学问,他的父皇也是十分敬重。
赵存洅知道这位孟老夫子除了学问极好,还有一手识人的本领。朝堂上几个gān实事,能力出众的人都是孟老夫子引荐的。
这次要不是他亲自去请,孟老夫子并不会去慎学宫。
老夫子评价三皇儿稳重务实,不聪明但是勤奋。四皇儿聪明大胆,有奇谋,极有赌xing。五皇儿聪明有余,心思却重。早慧心思重的,就有早夭之相。这话老夫子没说出来,但是赵存洅心中明白。
这番评价虽然中了他的心里,但是想到五皇儿的评价,他不免还有些担心。
“臣妾/儿子/女儿/奴婢给皇上请安。”
赵存洅道:“一家子,就不必多礼了。”
“谢父皇/皇上。”
赵存洅走到太后chuáng前,关怀的问道:“母后可感觉好些?”
太后看赵存洅的目光十分柔和,道:“母后很好,有贤妃、孙子孙女时常的尽孝,奴才们的jīng细,将养着是最好不过了,皇上你放心便是。”
赵存洅坐下来,然后接过纪茗萱手中的药碗。
太后显得更开心几分,纪茗萱见状,带着孩子们静静的退了下去。
程嬷嬷见状,在纪茗萱退下去后,也领着屋子里的人下去。
屋内母子qíng谊浓厚,和暖人心。
屋外,母亲关爱,儿子女儿孝顺,也许在这个时候,让人感觉这宫里似乎还有着人qíng冷暖。
☆、158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贤妃纪氏恪守仪德,伺后至孝,奉皇太后懿旨,晋封为从一品贵妃,加封瑞贤殊荣,享正一品份例。”
纪茗萱呆呆的接过圣旨,赵存洅就算要晋封她,宁妃家族气焰没被打下去,他怎么会在这时候晋封,而且还是二字封号。
“恭喜贵妃娘娘,贺喜贵妃娘娘!”常全化满脸笑容。
芝糙克制住自己激动的心qíng,和冯嬷嬷一前一后扶起纪茗萱。
纪茗萱使了个眼色,芝糙放开纪茗萱,然后走到常全化身边,行那贿赂之事。
常全化自然没有拒绝,这是皇上眼中合理的贿赂。
“皇上可还有其他旨意?”
常全化道:“皇上自出了荣寿宫,便临时下的旨。”
纪茗萱当即跪下来,对荣寿宫就是一拜。
这个时候,太后还能尽最后的帮助提携她一把,虽然不是好时机,可是她还是很感激。
常全化点点头。
“娘娘,皇上临时下旨,所以,册封礼会推迟到八月。”
纪茗萱道:“这已经是臣妾最大的福分。”
常全化笑了笑,来贤仪宫宣旨总是让人轻松。
“芝糙,送常总管。”
常全化退后施了一礼,然后带着人离去。
将圣旨拿在手上,贤仪宫顿时便是一片恭贺声。
纪茗萱按照常例赏了,便不yù让宫内人闹腾。
太后还病着,她何必找不快去。
将圣旨收好,冯嬷嬷让内殿的人都退了下去。
“娘娘,太后突然给此恩典,是不是太后得知皇上要立宁妃为后的消息,所以想给娘娘一个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