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弦乐声清越而悠远,婉转亮丽的歌声穿透夜空,悦耳醉心,唱诵的咏月词句,却是绮丽隽永,犹如在眼前展现一副意境清新壮美的画卷,qíng韵兼胜,催人忘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yù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yīn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声来自一方瑶琴后的女子,正推琴缓缓站起,雪衣素缎,裹住修长丰美的身段,轻盈旋舞,裙裾飘然宛如仙女下凡,梳着双环飞髻,一层薄长的纱巾遮住头面,金钿珠钗闪烁华光,艳丽的面容在纱巾下若隐若现,真正是神仙姿态,绝世芳华,只能远观,拒不近前,歌舞罢,弦乐声止,舞姬们簇拥着蒙面女子散入花丛间,转眼不见了。
众人从美好的境界中清醒过来,不等好事者提议让舞者上前面君请赏,席上走出一名锦袍绣衣年轻男子,挺拔俊美,额系缎带,朝皇上俯身一礼,转身到一架多面鼓前拾起木槌,咚咚击响,另一支乐曲随之而起,这次上台献舞的却是清一色年轻俊俏的男子,梅梅和李秋歌编这台剑舞时只写出了曲子,没给歌词,那是雄浑霸气,又让人柔肠百转的《天下》。
歌舞又止,场上所有人仍然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高木国王子完全被震摄到了,不论是美仑美奂婉约柔曼的颂月之舞,还是充满阳刚之气夺人心魄的剑舞,都让他有种泫然yù泣的感觉,呆坐在席上,久久不能言语。
皇上则看着隐入人群中的齐王,脸上神qíng变幻莫测,太后眼睛有点花了,问皇上:
“那孩子,是不是齐王?”
皇上微笑:“离得远,儿子也没看清呢!”
太后说:“唉,这剑舞好看是好看,太快啦,你来我往,哀家都没看清就过了!”
“母后要不要再看一次?”
皇上笑问,太后摇头:“算了,看着他们跳来跳去,眼也花了!前边那个颂月之舞倒是真的好,那女子不错,真像是月宫里下来的嫦娥。宫里的歌舞姬,出众的哀家都记着啊,怎么这一个似没见过?又离得远,一支舞紧接着一支,没来及叫她来看,皇儿不若现在让她们上来,哀家也给她一个赏!”
皇上笑笑:“夜深了,高木国王子都倦成那样,明日儿子再一并赏他们吧!”
那女子从瑶琴后站起,旋舞开来,他就有所怀疑,再唱歌,听出来了,不是秦梅梅,还有谁?
张靖云和灵虚子说过,梅梅的仙客来有弦乐歌舞,美妙如仙乐,皇后送来歌舞原只想锦上添花,没想到却救了场。
第182章 回护
圣旨要求梅梅入宫陪皇后十五日到期,徐俊英却还没有回来,皇上私下里和皇后一商量,皇后以私qíng相邀,只说舍不得梅梅,请她继续进宫陪伴,梅梅明知是怎么回事,却也不好推辞,每日拉了林如楠一起进宫,皇宫华美富丽不假,御花园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她最爱的也就是那个御花园,其它的,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再尊贵华丽的地方,也不过是个笼子,关着一个皇帝和三千佳丽,那种生活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真正过起来,非得郁闷死。
倚仗着皇后的权势,皇上又让纪清做了安排jiāo待,宫里几乎没人为难她,她这些日子在宫里过得还算轻松愉快,只除了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仿佛又被打回在徐府讨好徐老太太那段日子,想起来就憋屈,以为那老太婆有点慈悲心肠,势利就势利,不太过份就行了,谁想是个láng外婆,露出本来面目让人恶心憎恨,再多看一眼都嫌多余。
太后不好相处,她是知道的,皇后每次都嘱咐她在太后面前要十二分小心,一点规矩不能逾越,她全部照办,还好太后并未刁难她什么,冷漠归冷漠,该有的长辈礼仪还讲究着,每次受了她的礼,平淡地问她三两句话,有时还赐她些小物件或几包果糖拿回给恒儿,便打发她走了,似是也不愿多看她一眼,仍是如此,梅梅已经觉得太后比徐老太太好多了,至少她没有yīn阳怪气地拿她说事。
她却没有想到,太后不搭理她其实是看在皇上的面上,皇上不让动徐俊英的家眷,即使是不贤不孝之人,也护着留着,她能怎么办?加之太后偏护小儿子,齐王虽说有军功在身,却也愈加任xing妄为,这次竟敢抢皇上收回的太后懿旨,做母亲的只当小儿子是不服气太后权威受到打压,想要为母后出头,硬要对抗皇兄,她心里急得什么似的,她跟皇帝怎么闹都成,到底是母子,皇上不会对她怎么样,齐王就不同了,皇上要是被惹恼了,随意一个理由便可以把他收拾了!太后如愿看到长子当上皇帝,可也不想小儿子吃亏受苦,齐王惹事,她这段时间只能顺着皇帝些,以防皇上拿齐王的错时,也好说上几句话,护一护他。因而梅梅奉了圣旨入宫陪皇后,太后即使不喜欢梅梅,也没表现得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