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说到最后这句,徒然增高音量,跟着就是一阵紧咳,季妈妈和瑞雨在旁服侍,众儿孙只有跪在当地不停磕头,连声请求老太太息怒。
二太太心里没底,回头看了看长媳白景玉,白景玉抓着个棉垫子坐在地上,双眼清冷,朝婆婆轻轻摇了摇头,二太太这才暗松口气。
老太太一口气喘定,就着季妈妈的手上抿了口茶,看看跪在地上的子孙们,内心说不出的寂寥失落,都是徐家子孙,父子们一个两个也都仪表堂堂、轩然俊雅,从小都环绕在她身旁膝下,温驯孝悌自不待言,她给予他们的疼爱照顾也最多,而今时今日,第一次对他们生出失望的感觉。
老太太不肯在西府用饭,仍让徐俊朗送她回候府锦华堂,二老爷要护着抬轿相随,老太太头也不回说:
“莫要跟来,这几日告假在家,歇在闫氏那里,好生擦药,将你脸上的伤弄好,还做不做官,你自去找俊英吧!”
二老爷只好顿住脚,躬身作揖,送母亲离开之后,回到雅松院,一股怒气兀自腾起,寻了根棍子,冲进房内对着刚坐下正举杯喝茶的二太太就是几棍子,二太太猝不及防,被他敲了几棍,杀猪般大哭大喊起来,还在堂上坐着的徐俊雅、徐俊桥赶紧跑去拖住他,夺了棍子,二太太哭得声嘶力歇,徐俊雅安抚着母亲,看向父亲的目光愈加清冷。
徐俊朗将老太太一行送至月dòng门,徐俊英带着梅梅和徐俊庭、徐俊轩正yù过府来,忙上前给祖母行礼,也没说为何此时才来,老太太见着长孙,但觉心里安定,含笑点头说道:
“一点小事,本不应成了这样儿,由着他们去闹罢,不用理会,走走,咱们回去!”
徐俊英便与弟弟们将老太太接回锦华堂,听了徐俊朗所言,知老太太气伤了,让宝驹速去唤太医来,太医来号脉过后,开了方子,对老太太只宽言劝慰,临行却请候爷相送,众人便知应是有大好,老太太心里微凉,却qiáng打笑颜,让传饭来,与孙子们一同吃些。
徐俊英送了太医回来,却未作隐瞒,将太医的话转告祖母:“此次咯血来自心肺小疾,也不难治,宜静心将养,多些欢愉笑颜,放宽胸怀,勿再理会琐事俗务,按时用饭吃药,慢慢地便好了!”
老太太沉吟半晌,点头道:“我几日来正想着要诵读佛经,为子孙们祈福,这也算是静心将养了罢?那我明日起便辟一佛堂,开始闭门事佛,你们也不必每日都来,若没事定要来看我,只在外头问一声便好,不必打扰!”
自此后,老太太果然说到做到,再不过问两府事,也不要子孙们到跟前来服侍,一改喜欢热闹的习惯,静心事佛,顺带吃药养病,不管谁来,只准在佛堂前问候一声便走,平日里不与子孙见面,只在有重要客人要见,而她也愿意见一见时才会出来,这般坚持下来,子孙们有时竟是六七天都见不着老太太一面。
梅梅不知道徐家子孙会不会因为不能到老太太跟前服侍承欢而失落难过,她自己是暗暗偷着乐,再也不用费神去想怎么躲过每天一次尴尬无心的问安,私下里自作多qíng有所怀疑,问徐俊英是不是专为了她而哄得老太太如此的?徐俊英正色道:“不许胡说!我自己倒也罢了,哪能让他们都失了孝道?太医确确实实是这样说的。在你我看来,祖母或会薄待了我们,但她毕竟是祖母,自小也真的对我好,亲qíng岂是假得了的?我愿她长寿百年,如此能治好病,自然怂恿她去做!”
“行行!少假仁假义了!你们徐家的人,惯会做表面功夫,谁不知道老太太是为了西府才如此?不过她可能也真的想活一百岁吧,不能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啊,活得久才能看得多!她那里一闭关修练,你这边就吩咐宝驹四下里活动,消除二老爷的影响,说不定御史们的折子都到了皇上手中了,皇上问你一声儿,然后随手扔了那折子也是有的!”
徐俊英无可奈何地瞪着她:“你是不是又去见齐王妃了?她与齐王经常进宫向太后请安,不时去陪皇后说话,有什么消息还不都跟你说完了?”
梅梅摇头:“没有,最近没见着她,不过我准备要找她了。你说他们夫妻什么意思啊?大婚不请我吃喜酒,婚后这么久也不请我去齐王府逛逛……不行!我非得去看看,齐王府是什么样子的!”
徐俊英垂眸:“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吧,齐王不让去自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