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番话说到最后,泪流不止,秦夫人无地自容,劝也劝不住,只好跟着叹气。
她早知女儿与徐府长辈不和,女儿自那次病好后,xing子大变,有时软硬不吃,连她都拗不过,每次回娘家做娘的也教导着,她只是应得好好的,过后遵不遵从可奈何不得她。有时也想女儿以前太过软弱,吃了大亏,或许是对徐府长辈怨恨太深,才变成这样,之后日子反而越过越好,太柔弱果真是不行,与其看她受人欺负,不如由她去欺负人,自己只装不知道算了。但老太太几次派人来府里告状,再听王妈妈说了她此前所做的大胆事qíng,连二太太也敢骂,那真不是一般的刁蛮凶悍了,候爷还为她将徐府一分为二,老太太不定有多恨她!女儿是自己生的没错,可她会长大,养儿不养心,她的xing格变成什么样的,做娘的如何掌握得住?她好歹是个候夫人,一品诰命夫人,深得候爷宠爱,做娘的说不动她,又能怎么样?每次女儿回娘家都是笑语盈盈欢欢喜喜的,秦夫人虽然高兴,思及她在候府不得长辈喜欢,左右不能相顾的qíng景,心里却是隐隐作痛,很不得劲,便特意在大年初一去庙里为女儿拜求,得了个福签,解签的师傅嘱咐她:“元宵之后,即为十六日将父母兄弟祝福送至她家,可得最大福利!”
她当然想让女儿得到最大福利,不管是什么,是福便好。来之前也是好一番思忖:如今不同以往,府里长辈就算不喜自己的女儿,断不能以门第相压,秦府,再不是以前的秦府。因而她特地准备好,不惜银子,送给老太太、长房、二房的都是时下最贵重的礼,本待以不亢不卑的态度去见老太太,但想还应以和为贵,女儿毕竟已嫁为徐家人,要在徐府过一辈子的,做为母亲,唯有希望她家和万事兴,过得顺心如意,若能趁机为她在老太太面前争得些好,让老太太从此改观,待女儿亲善些,便是自己所愿。因而她不惜极力讨好老太太,尽着老太太的喜欢,本不大爱说话的人,自己也没想到顺着顺着就说了许多乖巧话。老太太倒是听得高兴,到最后说出这一番话来,教她羞愧难当,不知如何是好。
教不好女儿,女儿在婆家得了不贤善妒之名,自己没有生,还阻止丈夫纳妾繁衍子嗣,这可是桩不小的罪啊!
可是做母亲的能怎么办?秦家耽美书斋,诗礼之家,男子也有纳妾的,当年秦夫人也只生得秦伯卿兄妹二人,秦父却没提过纳妾,族中有老人问及,她也曾小心劝过丈夫,但丈夫不要,她当时庆幸自己嫁得一心人,却没想到多年以后,女儿仍要面临这种境地!
但女儿若是真的不能生,就非得给候爷纳妾不可,徐家不可能容许他们夫妻只有一个孩子,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能容许自己的女儿因任xing善妒而阻拦丈夫纳妾室,繁衍子孙后代,这个于qíng于理,都说不通!
秦夫人便回了老太太话:“老祖宗放心吧,若只是这一点,我自会教导她!子嗣后代最是要紧,既是暂时体弱不能生,便应为候爷纳妾,收房里人,这是正理!”
第268章 亲戚
老太太频频点头,欣慰地拍拍她的手:“一看便知,你是个明理贤惠的!你且慢慢劝着她,不满意婆家挑的人,那不妨娘家寻来?秦家有xing子温柔的及竿姑娘,也可娶进来做良妾,亲上加亲,姐妹相顾自是最好,若没有,买几个老实厚道的好丫头送来,由着她看中谁便是谁!她如今眼里心里只相信娘家,此事便有劳亲家太太了!”
秦夫人没想到老太太居然会这么说,为姑爷寻妾室的事jiāo给岳母了?娘家帮找妾室,送通房丫头过来?好像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但她想推拒却也推拒不了,老太太打了个哈欠,伸手给一旁的二太太,满脸疲惫地说道:“我可过了午睡时辰了,怪不得这般困——亲家太太坐着罢,或在这榻上歪一歪,我先去个净室,顺便躺下……哎唷,坐得这久,累坏喽!”
二太太忙对秦夫人告声罪,先扶了老太太进去,留秦夫人独自坐在那里许久不见人出来,只好走出画堂,在廊下寻见自己的婆子丫头,立即有季妈妈身边的婆子和丫头来挽留,说是老太太只歇一会就出来,秦夫人便笑着告退,yù往清华院看看,婆子了解她这是不放心孙子孙女,便忙叫抬轿过来,将秦夫人扶上轿,去了清华院。
梅梅将秦夫人安置在榻上躺歇一下,边替她按揉肩膀腿骨,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