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级记_作者:颜玮(148)

2017-04-22 颜玮 宫斗文 清穿

  二月中旬,温僖贵妃被查出再度有孕,她的欣喜可想而知,只是她这次怀相不大好,太医建议她前三个月静养为佳,她就很少出门,只在自己宫里带孩子养胎。

  苏兰芷听到这消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准备了一年多,怎么这次想怀个孩子这么难?饶是她再洒脱通透,也很是郁闷一阵子,不过等到进入三月,她的月事未至,又让沈嬷嬷看了,虽然不到一个月脉象不明显,却有七八分准,她自是喜出望外,只是时日太短不好声张,只装作没事人的样子,等了几天,才请太医过来诊脉,通知了众人她的喜信。

  宫里两位贵妃同时有孕,又引起一股议论热cháo,尤其是苏兰芷,算年龄她已经三十有二,十来年荣宠不衰也就算了,皇贵妃、惠妃和荣妃都差不多,关键是人家的肚子怎么长的,三十多了还能怀孕,让她们这些二十出头正当年的人怎么办?实在是太可气了!

  这时候可没人想起那位年近四十仍生一嫡女的安亲王三继福晋,亲王府和皇宫能一样吗?开国到现在,这可是头一位三十之后还能生育的嫔妃,多扎眼啊,吸引仇恨值啊!

  当然,这是她们没有预知能力,如果她们知道,以后会有一位令皇贵妃以四十高龄产得一子,她们也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苏兰芷就在宫里安心养胎,茉雅奇有过一次经验,对小弟弟/小妹妹很是期待,胤禛却有些担心额娘有了小弟弟/妹妹会分走对他的关注,不过他是贴心的孩子,虽然有些小纠结,但见额娘那么欢喜,他也就扔了那点纠结,专心期待起来。

  二月初九,苏杰提着篮子入了贡院考试,随后成绩出来,他榜上有名,只是与他先前信心满满不符的是,他的名次不太好,只考了第九十七名,自己的学问不如想象中那么好,这对他多少是个打击,但也不全是坏事,早些受点小挫折,能让人走的更稳。

  不过苏杰是满人这一点,在殿试时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他又是皇帝的便宜小舅子,皇帝本就有意抬举苏兰芷娘家人,只是苏杰这几年一直读书,想靠自己的能力出仕,他也不忍打击人家孩子的上进心,如今苏杰来考试了,虽然说不上惊才艳艳,不过能考中,也是有真本事的,皇帝又不打算点他做前三甲,不过把名次稍微往前提一些,谁都不会有意见。于是,殿试过后,最终发榜时,苏杰中了二甲倒数第二,没让他沦落到三甲同进士里去。

  三月十八万寿节,热闹是肯定的,如今四海升平,皇帝过生日自然是举国同庆,文珠有些不解,私底下问沈嬷嬷:“嬷嬷您说,主子有孕的事,如果是在万寿节当天曝出来多好,皇上肯定觉得跟小主子有缘分,对小主子也能多疼一分,这么讨巧的事,主子为什么不做?”

  沈嬷嬷笑道:“你呀,还是目光不够长远,你想想,这宫里的小主子们,哪个不是有福气的?哪个不尊贵?你再想想六阿哥和咱们四阿哥,若是还想不明白,你也不用在主子身边了,早些出宫的好。”

  文珠只是考虑问题单纯些,却不是真的笨,沈嬷嬷略一提点,她就能想个差不多,不禁为自己的浅薄脸红,又说要向沈嬷嬷请教,沈嬷嬷对她这种态度很满意,私下教她不少东西。

  PS:

  昨日有事未曾更新,今天补上,这是第一章。

  ☆、78、亲疏

  四月时,苏杰考进庶吉士,入翰林院读书学习,相当于取得了一个研究生资格,想要正式授官,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方可。苏杰也不在意,每天按时上下班,回家就抱着儿子不撒手,他可不讲究什么“抱孙不抱子”,儿子小小软软一团,自己不疼等着谁疼?

  苏杰的长子本来该苏文起名的,不过他没什么天赋,苏杰自己翻了一夜书,给长子起名苏佳子瑜,希望儿子像美玉一样,同时,定下以后的儿子名字用“子”,女儿则用“紫”,甚至还未雨绸缪,定下孙子用“承”,孙女用“橙”,下一代用“复”和“馥”,再下一代则用“业”和“叶”,取“子承父业”之意,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只有自己做出一番成就,才能让子孙为之骄傲,且有“业”可承。

  说实话,苏兰芷对苏杰起的名字一样不很满意,觉得太有汉风,当然,不是说苏兰芷看不起汉人什么的,相反,正因为她骨子里是地地道道的汉人,才更觉得应该从外表遮掩一下,不过后来又想,谁不知谁的底细,犯不着做这些官样文章,顺其自然就好。从这个角度考虑,苏杰起的名字倒真挺不错,既好听又朗朗上口,寓意又好,不愧是念了十几年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