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好种田_作者:长白山的雪(496)

  明天是子福成亲的正日子,大家都得早点过去。所以吃过了晚饭,大家又唠了会儿,也就各自睡觉去了。何氏和兴家他们还没回来,于是清远和清遥晚上就是钱氏和chūn柳哄着,大家一起回了后院去休息。

  腊月十六上午巳时初,林兴业家的大门口,一阵鞭pào声响起,新人到了。在一阵喧闹之后总,新人拜堂成了亲,然后酒席开始。

  这腊月天的,酒席全都摆在屋里。二林家的屋子少,不够用的,就在附近的邻居家里也摆了酒席。村子里很多人都来贺喜,总共放了二十来桌,才算是招待过来。

  兴家带着子轩和子文在外面帮着招呼客人,何氏则是在厨房这边帮着忙活。老爷子和老太太当然啥都不用gān,坐到正房的炕头上,跟那些来贺喜的人说话唠嗑。静涵也什么都没gān,只管哄着儿子就行了。

  忙活了一天,等到晚上客人都走了,静涵他们并没有在那边跟着闹dòng房啥的,而是直接回家去了。老爷子和老太太因为第二天新人还得敬茶的,所以就没走,住在了二林家。

  兴家他们临走的时候,刘氏特意嘱咐着,说是明天早晨过来吃饭,顺道让新媳妇见见自家的亲戚。

  “什么新媳妇见亲戚啊?不就是想让咱们给她儿媳妇见面礼么?你二婶这个人啊,不占点便宜就是心里不舒坦。”何氏一边走一边摇头道。

  “娘,咱们不跟她一样的,都是咱老林家的人,给点就给点吧。咱们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别弄得大喜的日子不高兴,就当是为了我爷爷和我奶奶,咱们哄老两口高兴还不成么?”子轩上前,揽着母亲的肩膀,安慰道。

  “行,那还有啥不行的?娘啊,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最怕人家说咱们老林家怎么样了。子福和子新也是林家的子孙,娘哪里会看他们的笑话?”何氏说着就笑了,“东西我早就预备好了,明天早晨送过去也就是的。我儿子能gān,儿媳妇贤惠,娘这辈子知足呢。等子文再说了媳妇,娘就更高兴了。”

  子文赶紧来到何氏的身边,和子轩两个一人一面,“娘,儿子可不着急娶媳妇,等着儿子考上了举人再娶妻也不晚的。反正我大哥都有了两个儿子,你们也都抱上孙子了。”

  “你小子啊,真是不让人省心。你大哥那时候吧,娘还没cao多少心,你大嫂就进门了。怎么到了你这,还不想着成亲了呢?你今年可是也十八了呢,还不着急啊?”何氏拿这个小儿子没辙,子文这孩子,从小就淘气。念书上吧,倒是也挺用功的,就是主意特正,旁人的话听不进去。

  “行了,孩子他娘,儿子爱怎么样就随他吧,反正子文岁数也不大,在等几年倒是也没啥。咱们家的儿子,还能说不上媳妇?你就别cao那些心了。”兴家在前面走着,不禁回头来劝。

  这时子轩走的慢了点儿,正好跟静涵并排。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这样的时刻,倒是温馨的很,比起在喜州的日子,多了一种亲切和安心。“要是能一直在家里该多好,我真想就这么留在家里,不回喜州了呢。”子轩低声的说着。静涵笑了,其实她也不太喜欢子轩在外面当官的,实在是这官场上的一些事qíng,让他们这些个生xing耿直的人难以适应。“子轩,如今边关不稳,咱们不能就这么吧喜州扔了不管的,总不能辜负了皇帝的一番苦心啊?等着过几年,要是喜州安定了,咱们就辞官回乡。然后我陪着你,买块地,咱们男耕女织的,过咱们的悠闲日子,成么?”

  ☆、第二百六十二章回娘家

  一行人带了好多的东西,钱氏她们也全都跟着。临走之前,子轩跟父母说了,要在镇上住几天,让静涵好好的住娘家。

  兴家两口子自然是没有说的,何氏直说让他们住到小年之前回来就行。林老爷子和老太太虽然舍不得重孙子,倒也没说什么,只说是让静涵好好地陪陪老人。

  从村子里到镇上,赶着马车倒是没用多长时间,大概也就一刻半钟,就来到了许家的门口。

  前面的小子上前去敲门,门房的老王头一听说是静涵他们回来了,赶紧的把大门全都敞开,然后让人赶紧进去通报。

  志新两口子都在家里,这都要过年了,家里也得置办年货的。文翰早就来了信,说是今年大家都回来的,所以志新和薛氏两个,这阵子倒是没少往家里置办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