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槐回到家,老管家迎上来说道:“大少爷,老爷在花厅等你半天了。”
“哦?爹爹找我有事儿吗?”
老管家说道:“今天大小姐和少夫人见了好几个媒婆……”
杨槐听了满脸无奈,他一瘸一拐的来到花厅,看到白发苍苍的父亲,心头不由得一酸,忙问道:“爹爹,你找我?”
杨国蕃说道:“听说你去李家了?安装土暖气那种事儿,让个下人去就行……”
杨槐笑道:“爹,他对咱们杨家有意见,我多跟他见见,也好联络联络感qíng。”
杨国蕃有些不解,为什么儿子死里逃生回来,就开始张罗着要认回他那个兄弟?要知道大郎很早之前就知道李子轶是他兄弟,可是那时候他可没有这样的想法,莫非是看二郎不中用了,他自己觉得孤单了?唉,那李子轶岂是随便能认回来的?当年自己在孝中做下的糊涂事儿,传出去自己如何做人?一个不好,就会成为镇上那些人的谈资笑料!前些时候,实在是当时以为大郎、二郎都不行了,杨家没有了可以传承的人,迫不得已才去找那李子轶,现在却没那个必要了!杨国蕃想到这儿,说道:“大郎,你既然活着回来了,又何必再去找他?”
“爹,他到底是咱们杨家的血脉,就应该认祖归宗……”
“不必了!”杨国蕃打断儿子的话,他递过来一张纸,说道:“你姐姐和你媳妇一起选的,你挑两个做妾侍吧!这种事儿还用当爹的给你张罗吗!你也老大不小了,早点生下儿子给杨家传宗接代是正经。”
正文 43、消息
43、消息
李子轶忙了两天,亲手给他父母的房间安装上了土暖气,至于两个兄弟的房间就只能对不起了,虽然杨槐说了,土暖气不够用,可以去他家里的窑上取,拿多少都行,但是李子轶他不想去杨家的窑上去……
这天刚吃过早饭,姚谨正在院子里溜达,就见李子轩提了一个土篮子过来,里面装了满满的一篮子某种植物的跟,姚谨看了两眼也不知道是什么,便笑问道:“二郎,这是什么?”
李子轩说道:“大嫂,今早上我把老宅的韭菜分了一下根,这些是多出来的,我看你这院子里也没有韭菜,想问你要不要……”
“要,当然要!”韭菜是家常菜,怎么可以没有?也不知道这宅子的前主人吃菜的时候都哪儿弄去,难道天天吃花吗?那东西好看是好看,却吃不得……姚谨忽的想到,高家应该在附近有一个菜园子吧?看来应该仔细问一问,最好能把它买来……
梅子赶忙上前接过土篮子,看见二少爷急匆匆的走了,梅子便问道:“夫人,这韭菜要栽到哪儿?”
姚谨看到满院子都是栽着栀子花的花盆,是啊,这韭菜栽到哪里呢?她忽然想起来前世邻居家每年早chūn给地瓜催芽的时候,都是把地瓜摆在土炕上,上面盖上一层细沙,因为土炕每天都要生火,所以尽管外面天冷,地瓜发芽之后也涨势良好,炕头上鲜脆一片……既然地瓜可以在火炕上催芽,那么韭菜若是也栽在火炕上,会怎么样?
这个时代没有塑料,扣大棚是不要想了,为了准备过冬,姚谨准备了不少gān菜、咸菜,再有就是白菜、萝卜、和一些荷藕了,头几天姚谨又用大白菜渍了很多酸菜,萝卜也切成了条,腌制了不少咸萝卜,但是家里人口太多,这些菜也未必够,好在还有一个豆腐坊,可以随时用心豆制品,但是姚谨被后世养叼了的口味,当然希望冬天能吃上绿色蔬菜。
姚谨这么一想,立刻就决定在一间闲屋子的火炕上栽韭菜,她随手画了一张图纸,让梅子去公公的木器店,请公公做几个长条形的木盒子,冬梅则坐下来把这些韭菜根整理了一番,长在一起的都一一掰开,太长的根部也都用剪刀剪掉了。
因为种菜要用底肥,姚谨只能打池塘里那些淤泥的主意,好在前些时候挖掘荷藕,李子轶倒是弄了不少淤泥出来。做几个简单的木盒子,对铁拐李来说轻而易举,没过多久梅子就把木盒子拿回来了。
李子轶下楼来,就看见妻子正跟着冬梅她们一起往木盒子里栽韭菜,他好奇的走到姚谨跟前,问道:“谨娘,你又在捣什么鬼?”
姚谨笑道:“谁捣鬼了?我这不正在栽韭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