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过去。”招弟勉qiáng的答应了一声,便把那埋在颈中的脑袋给使劲儿拨了起来,“孩子在哭,你还有这心思。”她整个身子苏苏的,坐在明哲的大腿上,半个人的力全部是靠在他的身上。每次都这样,她是最早缴械投降的那人。
明哲咬牙道:“那两个小兔崽子,看我不好好的收拾…”
招弟靠在明哲身上粗喘了几声,好不容易才缓过劲儿来,便赶紧的整理了衣襟,连刚才端来的蛊和碗都没收拾。明哲站起来,看着面前连带红晕的人儿,心里苏麻苏麻的,可却没有办法。谁叫他在家中的地位没有那两个小家伙儿地位高呢。
他帮她捋了捋鬓角凌乱的碎发,叹道:“瞧瞧,你这面红耳赤的,等会儿过去,娘指定又说是我欺负了你。”他说话,端得就是一副正经。
这模样,可是让招弟恨得牙痒痒,“难不成还不是了?”顿了一下,又道:“你以为,谁都像你,大白日,没羞没躁的。”说完,抬脚便离去了。就差没跺脚了。不然完完全全受了气的小媳妇。
明哲跟上来,软言细语的陪着不是。
拐过月亮门,上了游廊,招弟赶紧阻止她喋喋不休的说下去,“好了,都到娘这边了,你还这般嬉皮笑脸的,等会儿娘看见了,可不好。”
小夫妻,私底下耍点嘴皮子就是。当着长辈的面,还是规矩一些好。
明哲笑着,“这可是你求的,算是欠了我,等晚些时候再讨回来。”
招弟又哪里不知道他话中的意思,只当做没有听懂罢了,转身拐过屋角,走了几步才进了屋门。孩子是真的饿了啊。都是让明哲给拖的…
等贴贴打了一个小小的饱嗝,两个孩子才总算都给喂饱了。趁着这时间,招弟和明哲又把孩子搁在家里,乘了马车往娘家去了。
马车上,明哲把招弟的双手拉过来,紧紧的包裹着,“你啊,这手老样子,冬天太凉了。”
招弟笑着,“还好,没事了都抱着小炉子,暖和着呢。”
明哲看她一眼,“还不知道你!”
招弟缩了缩脑袋,撇嘴不在回答,而是歪着头靠在了明哲的肩膀上。
天气是真的冷了,车轮压过马路,恍惚间,还能听见兹兹的声音,那是地面上结了冰呢。都下午了,竟是还没融化,这白天的温度也没有高到哪里。
冬天,农闲,大多数都歇息了下来,回到娘家的时候,一大家子人正围在火炉旁边,说说笑笑的,磕着瓜子。知道招弟怕冷,才过来,就赶紧的被拉到了火炉子旁边暖手。
招弟和大嫂翠蓉说了几句话,才问来弟,“你的嫁衣绣好了?”三妹的技术好,速度自是要比当初的她要快上许多。
来弟撇嘴,“哪有那么快。等我连夜连晚的赶,这个月底,怕是能成。”
招弟道:“谁叫你当初偏偏要选那么复杂的图样,简单一些多好的。”
来弟倒是嘴硬,“还好,反正时间上赶得及。我现在可是彻底的闲下来,什么事qíng都不做了的。”她摊摊手,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在作坊做事,年头也不少了,朝九晚五的,早就有了习惯,一下子松懈下来,倒是相当不习惯的。
以前每天都盼着能多睡一会儿,现在倒好,到了那个点上,却偏偏的睡不着。
她这模样,倒是逗得大家都乐了一下。
三婶章氏笑道:“人人都想清闲,三妹倒好,清闲下来,倒是不好了。”
来弟笑起来,可不是。
刘氏接过话来,“等你嫁进周家,样样有的你学的。可别以为,当媳妇有当女儿时轻松。”
“娘,要不,我不嫁了,一辈子就在您跟前。”来弟笑起来,整个人就趴了过去,软骨人似的靠在了刘氏的身上。
“多大的人,毛毛躁躁的,小心火炉子,等会儿踢翻了把人给烫着。”刘氏瞪了来弟一眼,等她规矩了才道:“看你这样子,娘倒是希望你赶紧的嫁出去,我也好少cao心。”
来弟哼道:“娘的话果是应了那一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转过头来,看着招弟,笑呵呵道:“二姐,你可别跑的勤了。你可是泼出去的…”
她的话还没有完,就被刘氏狠狠地赏了一个栗子,“胡言乱语的,都不知道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