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弟遮了盖头,只隐隐约约能够瞧见裙角摆动露出的那双织金鸾凤牡丹红绣鞋,再无其他。招弟牵引着来弟往前面走。
周博和来弟并肩而立。
最是登对。
刘氏瞧着瞧着,欣慰的眼里又泛起了泪花。田光明拍着刘氏手背,低声道:“快高兴些,不然惹得三妹也跟着哭。”
刘氏垂头抹了一把眼泪。三妹嫁得远,自是不比大妹二妹,时常能够见着。她如今要是哭得很了,三妹心里怕也是不放心的…抬头时,硬是没让眼泪滚出眼眶来。
两人拜别。敬了奶奶,再敬爹娘,连二叔三叔都受了一拜。
“三妹嫁得远,弟弟还小,爹娘这里,还望二叔三叔多多帮衬着。”
“快些起来,瞧你说的什么话。一家人哪里还用你说。”廖氏上前扶了来弟起来。
登时,众人是jiāo相称赞…
“吉时到了,快些上轿吧!”有人好心提醒。
爆竹声清脆响起,唢呐声喜气洋洋。
来弟坐上了轿子,当轿帘落下时,刘氏再是没忍住,哭了出来。就连先前嫁了两女儿都没哭过的田光明眼角也是落了泪。到底是年长了,经不起这样的分别。
心里总是念着,经此一别,也不知以后能见着几次。在一起的时间又能有多少。
到底是当心肝宝贝养着的闺女,今儿一过,就是别人家的了。
田光明唏嘘的叹了一口气。
不过,闺女能够有一个好归宿,他这做爹的,心中也算是了却了一件心事。
红轿起,周博又说了两句终是迈上马出发了。
依依不舍…一行人硬是送到了大道上,才止住了步伐。
瞧着渐行渐远的一群人,刘氏埋在田光明的怀里直哭,田光明也只是轻轻地拍着刘氏的后背,再不言语。
—
等得午后吃饭,女人们收拾碗筷,男人们则是借来的蒸笼桌子。
明哲和招弟则是又去作坊看了一下。晚上打着火把看不贴切,如今天大亮,再仔细一瞧,难免抽了一口冷气。烧毁的地方,全部需要重新修建,花费自是不在少数。
看来,这人是相当熟悉这边的坏境啊!不然,黑黢黢的,也不能专挑这些重要地方烧。
对于这qiáng盗虽是头疼,但为今之计,最为重要的还是赶紧修葺好烧毁的地方。存货被烧毁,再耽误几日,损失可就更大了。
明哲叫来一直跟在招弟身边做事的孙成,让他立马下去筹备材料和工人,在最短时间内,修理好这些。
这边刚吩咐下去,镇上倒是来了一封信。是钱来递过来的。
明哲担心这事是生意场人做的,是特地派了人过去,让孙成打探一下这方面的消息,看能不能找出什么线索一。到底是时间限制,短时间内却没有得到什么线索。
招弟看着明哲忙得焦头烂额的样子,心中也是添了烦恼。
连怀里两个小家伙儿都没有逗得她展颜一笑。
她正想着明哲肯定有的忙,就打算收拾东西,带着两个孩子先家去,免得明哲做事还要照看她们几个。她正收拾着,听见刘氏的声音响起,“二妹,二妹快来瞧瞧,又有信呢。”
招弟愣了愣,把孩子放在chuáng上走到门口。刘氏手里果然拿着一封信过来。招弟纳闷,刚才不是才得了消息,说没线索吗?难道是…她紧忙几步走了过去。
“可能是有消息了。”
招弟接过一看,倒是愣了一下。
刘氏心急问:“咋了,快打开看看啊!”
招弟抬眼看着刘氏,“娘,是三妹写的信。”
“啊?”刘氏也是一愣,“这早上才刚嫁出门,怎么这会儿就有信到家了?不是说到那边一切安顿好过后,再写信回来吗?”
招弟心中虽也有疑惑,但还是拆了信封取出信来。眼睛紧紧地盯着信,眉目紧锁,连拿信的手都微微颤抖了一下。
“二妹?”刘氏见招弟异样,轻轻喊了一声。
招弟抬头,眼睛里闪过一道亮光,激动不已。刘氏看得糊涂了,信里是写了啥,能让招弟高兴成这个样子。
招弟抬脚就往外面跑,“娘,您看着孩子,我去作坊那边一下。”她只觉得这会儿心中的怒火蹭蹭的往上直冒。怎么也没想到,今日之祸,竟是当年留下的祸根。
刘氏见招弟跑得急,心中虽是不解,仍朗声道:“二妹,仔细着路,慢些走。”只见着那背影转过门就是不见了。